刚一入水,就高兴得笑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岁的湖北姑娘周继红还像是一个大孩子,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的比赛。
周继红和美国女运动员米切尔争夺金牌的最后一搏使人们难以忘怀。米切尔已跳完最后一个动作,该轮到周继红了,电视实况解说员的声音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周继红的最后一个动作只有超过52.3分,才能战胜美国选手米切尔,赢得金牌。此刻,比赛场内和电视机旁的中国人、美国人,都屏声息气,紧张地注视这决定性的一跳。
周继红选择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这是女子跳台跳水中的一个高难动作。在近一年多的比赛中,周继红每次做这个动作发挥得都不理想,有时几乎是失败。因此周继红还没有登上跳台,许多观众的心已经紧张得堵在嗓子眼里了。
周继红出现在跳台上了,看上去她并不紧张,脚步里透出自信。她向前助跑了,疾速地、又那样轻巧地在空中翻转着、翻转着,终于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这决定性的一跳。观众席上发出了热烈的喝彩声。她以超过米切尔4分的微弱优势,登上了奥运会冠军的宝座。
周继红后来对记者说,“当时我刚一入水,就高兴得笑了。因为,我知道自己能拿冠军了。”
没有“梦之队”,只有“拼之队”
当年这位在水里偷着乐的小姑娘,如今成了这支队伍的领队。1997年底,周继红出任国家跳水队副领队时,面对的是一支曾经辉煌但又一度陷入谷底的队伍。对于她来说,一切都是困难重重。然而在一片怀疑声中,周继红仅用短短3年多的时间,就重振了中国跳水队的雄风:1998年亚运会上包揽了所有跳水项目的金、银牌;2000年奥运会上获得8个项目中的5项冠军和5项亚军,重新夺回了中国跳水队在世界跳坛的霸主地位。
“梦之队”最早是用来形容参加奥运会的美国NBA球星们。后来,媒体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国跳水队。对于这个称号,周继红觉得并不好:“‘梦之队’是媒体给我们起的名字,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好像是说我们还没睡醒,还在做梦一样,实际上我们天天都不敢睡觉,都醒着呢。”
周继红说,在她理解,“梦之队”的内涵,就是指拿冠军是最基本的,是没有悬念的。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在比赛中,更好地展现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梦之队”的名称,用在中国跳水队身上,恰如其分。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每场比赛都提心吊胆,每个冠军都来之不易。心态,早已从表演变成了夺金。
“不提‘梦之队’,不是中国队退步了,而是世界跳水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没有‘梦之队’,只有‘拼之队’。”周继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