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这个经验也十分宝贵。
记者:这也是我们策划组织规划50年老专家回访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周干峙:但是这个总结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这个舞台比过去大了,规划的内涵、实施的过程,以及建设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事实上我们已经在不断地梳理,问题是你要梳理得系统化,这需要多花些时间。
[采访后记]时间过得真快,正如周干峙院士所说,50年城市规划是一个很庞大的课题,而系统梳理这50年的经验、教训,使之能够在我们今天、明天的发展中发挥现实的作用,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栏目里,我们还将访问曹洪涛、郑孝燮、吴良镛等规划前辈。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在50年的回访中,理清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脉络,特别是其中重要的关键节点、精华所在,借助历史的探寻,找到解决今天问题的良策,更好地谋划明天的发展。
周干峙:1930年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建设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本报记者 李兆汝 通讯员 曲长虹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