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公的记载,官方的典籍中很少见到,唯一可信的资料,便是《诗经》的记载。诗经是纯粹的民歌,劳动人民口传口唱的歌,可见一个人真正地为人民做了好事,真正的为政清廉,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召公没有留下巨著鸿篇,没有留下警世名言,甚至没有能够留下只言片语。然而,他却把自己留给了煌煌三千年历史,留给了一代一代生息繁衍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历史与道德的承传有时候是不需要文字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依靠生息着的民众的拥戴,是依靠社会主流的支撑与包容而继往开来的。精神本来是无形的,而融汇与吸纳的形式和流程,却是可见的。
诗经甘棠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亦称邵公。周召分陕后,据《史记》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诗经》里有《甘棠》诗一首,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翻译成现代话: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砍伤,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动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没有华丽的词语,只有朴素的情感,这是老百姓发自心声的歌谣,更是老百姓对召公深深的思念。正如一首诗中所吟的那样:小小甘棠,默不作声,因沐浴了召公清风,成了勤政爱民的象征;小小甘棠,何以倍受赞颂,不管天说地说,终归民心是秤; 小小甘棠,根深叶青,“遗爱”万代相传,得民心者永恒。
分陕石柱 公元前1100年,周武王在克商三年后去世,其子姬诵即位,年仅13岁,是西周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因年幼便由周公和召公两人辅政,周召两人以陕(今河南陕县张汴原)为界,分陕而治。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载:“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召公主之。”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界石,又称“分陕石柱”(高3.5米的青色石柱)原立于三门峡古陕州老城的城墙上,现藏于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陈列馆院内,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界碑。召公主西以人为本,爱民如子,俭以奉身,正道直行,仁厚威重,政肃民清,从侯爵伯爵到老百姓,每一个人都有适应的职位,没有失业的,人人安居乐业。后人评价召公功绩所幸周之有召公,若汉之有肖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方有周公三年之征,久战克胜。 不然,禄父之难,管、蔡之叛,鹿死谁手,将殊难逆睹也。盖周公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亦无三头六臂之雄,如之何即守西复征东?
甘棠遗爱 召公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以纣为戒,免除暴政,轻徭薄赋,所辖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召公还常常不辞辛苦,下乡巡视察看,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了解百姓疾苦,奖励农桑,山山岭岭留下了他的足迹,村村寨寨常现他的身影。凡遇民间诉讼,他都仔细察明,秉公决断。那时黄河经常泛滥,气候干旱成灾。召公就在甘棠树下和国人一起寻找救灾大计,共谋抗旱方略。召示青壮奋力自救,攀山越岭,寻找水源,与国人一起早出晚归,同甘共苦。一天来到崤山一带,太阳落山,为了不打扰百姓,他就在甘棠树下,搭一草棚住下。地方官吏要让百姓腾出房屋让他歇息,召公马上制止,曰:“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这样,召公就在山野的棠树下休息,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充饥,并告诫地方官吏,这甘棠树真好,浓荫郁郁葱葱,果实甜酸可口,百姓劳作累了,可以歇息解渴,要让百姓好好保护它,不要乱砍滥伐,把它作柴薪。百姓闻听,盛赞召公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民心,并编成歌谣,广为传诵。
成王将崩逝时,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就命召公率领诸侯辅佐,而后立钊为五。成王崩逝,召公率诸侯与太子见于先王庙中,告诫他先祖成就王业不易,一定要勤政为民,专志诚信,节俭廉洁,不可有过高的欲望。欠后太子钊继位即康王,继位后,向诸侯宣告先王之德,遵先辈所行,清正廉明,励精图治。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切刑罚放在一边,四十年派不上用场,这些与召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人们为感召公之恩德,曾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