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赵尔陆1
|
在五台山地区。 Ao8A?{dZ- 随后,聂荣臻指挥所属部队以五台山区为中心,创建抗日根据地。赵尔陆奉命率总部特务团一个营(两个连)和由一部分党政干部组成的工作团,向晋察冀边区西面发展,开辟五台以西和定襄地区。赵尔陆受领任务后,马上带领工作团深入崞县等县区,利用家乡地熟、人熟,与群众感情容易沟通等有利条件,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动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动员青年参军,筹粮筹款,支援前线。当地群众得知赵尔陆是本地人,支前、参军的热情更加高涨,“拿起武器,保卫家乡”,逐渐成为赵尔陆家乡群众的自觉行动。仅赵尔陆的老家只有百户人家的北泉村,就有8个青壮年参军。 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地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组建第一至第四军分区,赵尔陆被任命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2月,各军分区部队分别整编为支队,第二军分区兼第二支队,赵尔陆兼司令员、政治委员,辖第三、第四、第五大队,以及五台游击队和游击第一、第二中队。其所辖区域为太原以北之晋东北地区,包括五台、定襄、忻县、崞县、代县、繁峙、应县、浑源、山阴等县。 11月24日,日军为保障其后方和铁路运输安全,调集2万多兵力分八路由平汉(今北京至汉口)、正太(正定至太原)、同蒲(大同至风陵渡)、平绥(今北京至包头)等铁路沿线据点出动,对晋察冀边区实行大规模“围攻”,企图摧毁初创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指挥所属各军分区部队和游击队,展开反“八路围攻”作战。赵尔陆奉命率领第二军分区部队和游击队参加西线的反“围攻”作战。 在西面同蒲铁路线上,由代县、原平、忻县等地出动之日军第一〇九师团一部1000余人,兵分两路:一路由代县向繁峙进攻,占领繁峙城;另一路由忻县出动向东北方向进攻,进占定襄城。赵尔陆乘日军后方空虚之机,率部于12月14日夜袭原平镇,毙伤日军100余人,缴长短枪50支、子弹1万余发。进占繁峙日军迅速回援,赵尔陆率部随即转移。从北、东、南方向进攻的日军,也先后被第一、第三、第四军分区部队和游击队击退。至12月21日,在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游击队夹击下,日军共损失2000余人,被迫退回铁路沿线据点。 1938年秋,为策应进攻武汉、广州作战,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调集5万余人,以五台、阜平为主要目标,分10路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攻”。赵尔陆率领第二军分区部队与第四军分区部队一道进行反“围攻”作战。9月23日起,各路日军开始行动,其中六路合攻五台。赵尔陆率第二、第四军分区部队分别在柏兰、上社、牛道岭等地,抗击向五台、台怀、金刚库地区“围攻”的日军,掩护边区领导机关安全转移。11月3日,赵尔陆又率领第二军分区部队,配合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在五台滑石片地区伏击企图奔袭高洪口的日军第一〇九师团一个大队,歼敌500余人。晋察冀军区其他军分区部队和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也先后打破了其他各路日军的“围攻”。至11月7日,日军除占领几座县城外,大部被迫撤退。12月,郭天民任第二军分区兼第二支队司令员,赵尔陆改任政治委员。 1939年初春,日军频繁对北岳边缘地区进行骚扰,并派兵力侵入抗日根据地,企图袭击军分区部队和后方机关。为保卫北岳抗日根据地腹心地区,赵尔陆与郭天民带领第二军分区部队,并组织地方武装积极配合,在日军据点附近和交通线开展游击活动,寻求战机打击日军。3月2日夜,第二军分区部队袭击盂县上社日军据点,击毙50余人。3月24日,驻盂县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出动6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进到上社,随后兵分南、北两路向东进犯上、下鹤山地区,企图对第二军分区部队进行报复。12时,日军逼近上、下鹤山。赵尔陆与郭天民组织部队阻击,经5小时激战,歼日军中队长以下270余人,缴获步枪150支、军马10余匹,取得了上、下鹤山战斗的胜利。战后,聂荣臻特给第二军分区发来贺电:上、下鹤山战斗的胜利,给了敌人严重的打击与很大的杀伤……这一胜利,完全是由于你们的英勇坚定的牺牲精神与整军后战斗组织力量之加强的结果,希望你们保持与继续发扬这种战斗精神,成为永远的作风。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八路军·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519页。 11月下旬,日军出动约2万人分路对北岳区进行“扫荡”。12月3日,由五台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1600余人进至耿镇、高洪口一线。赵尔陆、郭天民抓住战机,决心在高洪口地区伏击孤立突出的日军。4日拂晓,当日军进入高洪口设伏地域时,第四团在军分区特务营配合下,一举歼其300余人,并击毙日军大队长木内、中队长石冢。 在日军对北岳区进行“扫荡”的同时,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晋西发动事变,屠杀抗日军民,并派兵在晋东与八路军制造“磨擦”,抢夺地盘。其中,新编第二师在晋东抓丁抢粮,屠杀群众,并与日军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郭天民、赵尔陆多次函电该师师长金宪章,劝其顾全大局,枪口对外,但其一意孤行,竟杀害八路军的联络员。郭天民、赵尔陆随即率部在盂县地区毙伤该部960余人,缴获电台2部,顽军再不敢在第二军分区面前轻举妄动。 1940年3月6日至12日,赵尔陆、郭天民指挥军分区部队在耿镇、高洪口、柏兰地区,伏击由五台城出动的900余日伪军,毙伤其400余人。5月26日,日伪军4000余人分6路向第二军分区进行“扫荡”,企图阻断晋察冀军区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缩小八路军活动区域。赵尔陆、郭天民指挥第二军分区部队巧妙地与日伪军周旋。30日晨,他们指挥第四团击退一路日伪军的进犯;随后又指挥特务营击退另一路千余人的进攻,收复耿镇、高洪口、赵吞口、柏兰等地,共歼日伪军200余人。 进入1941年,日军为巩固在华北的占领区,使之成为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八路军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试图重点“对共军根据地进行歼灭战”。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上),中译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5页。3月,日军开始在华北地区强制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极其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政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大多被分割,抗日战争自此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郭天民、赵尔陆率部避开日军频繁“扫荡”的锋芒,巧妙周旋寻机作战,与日军展开顽强的斗争。同时,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建设武器制造厂,制造地雷、手榴弹等武器,提高了地方的抗日自卫能力。在赵尔陆、郭天民领导下,第二军分区部队活动范围内形成了军民联合抗战的局面。 1941年秋,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日伪军7万余人,大举“扫荡”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平西地区。8月14日,由灵丘、五台、盂县出动的日伪军2万余人先后进至上寨、下关、高洪口、柏兰、上社、娘子关等要点,企图将第二军分区与其他军分区割裂开来。根据军区统一部署,针对日军“扫荡”特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赵尔陆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赵尔陆1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赵尔陆 |
下一篇文章: [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赵尔陆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