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临危受命,代人受过,但其救国之心矢志不移。
1937年11月,张自忠回到原部队,其时部队已编为第五十九军,张自忠任军长。经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报请,第五十九军被调往五战区。李宗仁对大有毁词的张自忠以诚相见,使张自忠由衷感激。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在山东半岛南沿强行登陆。一路西侵,进逼鲁南军事要地临沂,企图与矶谷师团在台儿庄会师,然后齐头并进,继续深入。3月上旬,日军进至临沂城下,以优势兵力围攻守军庞炳勋第四十军的五个团。临沂告急,张自忠部即应调前往增援。
张自忠全力增援庞炳勋部一事,体现了他豁然大度、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品格。原来,张自忠与庞炳勋都是冯玉祥的部下,在军旅中,彼此视为兄弟。但1930年在蒋、冯、阎中原混战中,庞被蒋介石收买,阵中反戈,并且突然袭击张自忠的师指挥部,张险遭不测。张自忠在临沂战前曾对人说过,在任何战场皆可拼死一战,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在同一战场作战。然而,临沂战起,庞炳勋部为日军所困,情形危急,第五战区除五十九军外无兵可调,司令长官李宗仁只得对张自忠说:“你和庞炳勋有宿怨,我甚为了解,颇不欲强人之难。不过以前的内战皆为私怨私仇。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抗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个人前嫌,我今命令你即率部,在临沂作战。你务要绝对服从庞军团长的指挥,切勿迟疑,致误战机广张自忠听后即表示:“绝对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
后有张宗衡谈及此事时说,当时“若非张大义凛然,不挟前嫌,及时赴援,庞氏已成瓮中之物,必致全军覆没,更谈不上临沂、台儿庄大捷了!”
张自忠接到增援临沂守军的命令后,立即率部星夜兼程,日行一百八十里,于3月11日傍晚赶到临沂北郊沂河西岸。经过侦察,得知当面日军有三个联队共九干余人,并拥有大量装甲车、坦克以及飞机、大炮,临沂城外村庄都驻有敌军。在与守城部队取得联系,迅速做好作战准备后,张自忠决定14日拂晓趁夜暗尚未消逝,兵分三路从北面对围城之敌发起攻击。
14日凌晨3时,张部右翼队强渡沂水,占领东岸,突然对敌实施攻击,致使日军措手不及。当日夜晚,张部歼敌两千余人。此后数日,双方在几个村庄间展开激烈战斗。临沂守军见张部援军赶到,亦即开城出击,对敌内外夹攻。张部士气高昂,浴血奋战,其第六七八团二营包括营长在内全体官兵勇烈殉国。战中张部短兵相接地与敌作战,用手榴弹和掷弹筒有效地打击敌人,最后敌人占据固守之村落均被攻克,伤亡惨重的日军向外逃窜。
左翼队在攻击发起后,初时发展顺利,进至茶叶山一带后敌人援军赶到:攻击受挫。双方在茶叶山进行激烈争夺,均投入了大量兵力,茶叶山成为这阶段作战的主战场,张自忠先将师预备队投入战斗,从山南攻击敌侧后;在关键时刻,他又将总预备队全部拉上去。茶叶山血战达八天之久,日军开始溃退。
29日下午,张自忠下达总攻击令,日军全线退却。
张部追击敌军到沙岭子,双方又发生激战。日军凭借火力和工事顽强抵抗,致使张部冲杀竟日,伤亡重大,不得前进——步。在战斗紧要关头,张自忠亲书三条手令,其中二、三条为“敌人亦到最后关头,看谁能忍最后之一秒钟,谁就能成功。”“我困难,敌之困难更大;我苦战,敌之苦处数倍于我。望率所部撑眼前这一极小之时间,甚盼,甚盼。”这手令对作战部队鼓舞颇大。后因商震部增援不力,战机丧失,作战终未达到全歼溃敌之目的。至3月底,临沂之围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