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身上总有理想主义的光芒,海子和顾城是他们的偶像,所以即便置身于高楼大厦中,他们也还怀着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田园梦想;也只有他们,还相信黑色眼睛是上天的馈赠,用以寻找光明。
这些英雄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的东西我自叹是我们80后身上没有的,也是令我非常羡慕的。
■70后谈理想80后讲现实
青年周末: 70后的这些英雄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最终成就了什么?他们身上也有劣根性啊。
张悦然: 如果单从功利的方面考虑,可能,70后这个群体看起来可能并不成功,尤其和他们当初的豪情壮志相比,落差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他们青春时期的那种面貌,不是针对他们的之后的成败。而且,我也觉得,正因为他们有这样飞扬的青春,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他们的很多行为在今天很多80后看来也许是不可理解的,但却令人肃然起敬。
比如,我的两个70后朋友,他们是大学同学,但他们看起来完全不同,性格,爱好以及现在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但他们一直都计划着将来要一起捐几座希望小学,还打算等到有一天把两个人的藏书合起来,捐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为此他们努力赚钱,用心收集各种图书。将他们牵系在一起的,是理想。
而这,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我的80后的朋友也不会这样去想,我们甚至会想,两个人能捐多少书?一个小图书馆,有多大意义?现实点吧,还是别做了吧。
80后的朋友,在一起,聊得更多的恐怕就是吃喝玩乐吧,似乎把我们的友谊维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这样东西。
青年周末: 80后也在大地震中表现出来足够斗志和担当,你自己不也多次前往灾区,这些你为什么避而不谈?
张悦然: 在大是大非,重大历史时刻,所有人都会都必须这样去做。我并不认为,80后在其中显得有多特别。如果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基本的判断,那是最可悲的。
我们更多探讨的应该是在80后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我认为应该加以改进的地方。
■80后似乎一直处在孩童期
青年周末: 你不觉得自己对于80后要求太苛刻了?
张悦然: 说实话,80后对自己的反思实在太少了。不管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太少了。
我两年前写过对80后的反思,那个时候,我希望是我最后一次用80后这个概念,就是希望我们这个群体不要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诟病的一群。但到现在,我这次以一个80后的身份表示出对70后的嫉妒,被人称为80后的叛徒——仅仅是因为我作为一个80后对80后进行了反思,进行了批评。正是因为80后对自身反思得太少,我的反思就显得特别起来了。
青年周末: 诚然,相对于70后你们缺失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不是80后自己造成的,这个责任也不仅仅由你们承担,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很多东西随着80后年龄的增长,会改变的。别太着急。
张悦然: 我并不这样看,80后似乎一直都被看作孩子,都认为我们还没有长大,而且,奇怪的是,就连我们自己,也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还小,就是做错了什么,不是还有60后,70后这样的父母兄姐辈顶着呢。
我们一直处在孩童期,别人不给机会自己也抗拒成长,可是,我已经26岁了,最早的80后已经28岁了,最小的也已经超过18岁了。我们已经不是孩子,我们如果自己还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成人责任,我们得等到什么时候才会长大?我们自己不去超越自己,没有人会替我们去超越。
■尖锐和偏激能促80后反思
青年周末: 你反思80后可以,但有必要大唱70后的赞歌吗?这能引起多大程度的共鸣呢?
张悦然: 的确,这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反思,我是发自内心地羡慕甚至嫉妒70后有青春期美好的回忆,这种美好的回忆可能影响到他们为人处世的一生,让他们再艰难都能闪现出理想主义的火光,都有责任、道义和担当。
一开始,我也想,是不是要把“80后”都替换成“我”,只谈自己呢?但是,后来还是没有改。因为这篇文章所写的,的确是我所看到的“80后”的样子,文章中当然有不全面和偏激的地方,想要攻击也是攻击不尽的,但如果它能够让一些“80后”的年轻人读后有一些自己的思考,那么就足够了。
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提问的状态,作为一个提问者,也许需要一点尖锐和偏激。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