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张学良将军生平大事年表
|
11月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军失败,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率军乘胜入关,“一、三联军”改称“津榆驻军”,司令部设在天津,张学良任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 1925年4月,晋升为陆军中将。 5月,“五卅”惨案“发生,张学良捐款2000元。 6月,捐款在沈阳建立同泽中学。 11月22日,郭松龄反奉,张学良率军与之在巨流河激战。 12月24日,郭松龄反奉失败,郭氏夫妇被捕。翌日惨遭杀害。 1926年6月,任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率部进攻冯玉祥国民军。 8月,奉军进攻南口。 1927年3月,率安国军下河南对抗北伐军。兵败。 6月,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张学良升任陆军上将军团长。 1928年4月,张学良再劝其父息兵退回关外。 6月3日,张作霖下令息兵出关,责成张学良负责撤兵。 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附近被日军预谋炸死。 6月8日,张学良秘密潜回奉天。 6月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 6月21日,公开发表张作霖遇炸身死消息,开始发丧。 7月3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 7月末,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任总司令。 8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11月,任东北航空司令。 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及热河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12月30日,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1929年1月10日,处决杨宇霆、常荫槐。 7月,到北平会晤蒋介石。挑起“中东路事件”。 11月,苏军向东北发起进攻,东北军失败。 12月22日,派莫德惠与苏联签定《伯力议定书》,“中东路事件”得以解决。 1930年3月21日,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4月,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 7月2日,赴葫芦岛主持筑港开工典礼。 9月18日,发表“巧电”,19日派兵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反蒋联军失败。 10月9日,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10月10日,在北大营阅兵。 11月12日,参加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受到隆重欢迎。 11月24日,任国民政府委员。 12月,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张学良,并在北平设副司令行营,所有东北、华北各省军事均由张节制。 1931年3月26日,任国民党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18日,由沈阳移至北平,在顺承王府设行营办公,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8省军务。 5月2日,赴南京参加国民会议并发表演说。 5月28日,患伤寒回北平协和医院调养。 6月1日,“万宝山事件”发生。 7月19日,石友三叛变,张下令讨伐,东北军主力入关。 8月8日,石友三叛乱平息。 8月23日,“中村事件”发生。 9月6日,张电令东北当局,对日人寻衅不予反抗,“致酿事端”。 9月18日夜,日本军队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沈阳一夜间失守。 9月21日,召集北平名流,讨论东北问题对策,决定依赖“国联”,听命中央。 9月23日,下令在锦州设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 11月16日,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932年2月29日,在北平会晤章太炎,告之蒋介石不抵抗密令。 4月9日,与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谈话,谴责日本侵略行为。 8月8日,辞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职。 8月20日,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 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3日,山海关失守。 2月11日,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学良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张学良将军生平大事年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情爱之谜 |
下一篇文章: 东北易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