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张闻天 >> 正文

 

[组图]一位被忽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博古任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这样,“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的说法,就成为目前对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在党内所任最高职务的权威定论。

  

  毛泽东和张闻天(左1)在一起

  张闻天究竟是“习惯上”所称的“总书记”,还是正式职务意义上的“总书记”?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张闻天“总书记”的职务被改为“负总责”以后,党内和学界就有人为他鸣不平,并向这个权威的“新定论”提出了挑战。杨尚昆、刘英、邓力群、何方、张培森等就在回忆文章和研究中披露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史料,证明了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担任的是党中央的总书记。那么,张闻天究竟是“习惯上”所称的“总书记”,还是正式职务意义上的“总书记”?在讨论张闻天遵义会议后的任职问题前,首先必须弄清向忠发和博古是否当过总书记。

  (一)向忠发和博古是否当过党的总书记?

  (1)关于向忠发是否当过总书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党史专家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党史权威部门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中,对向忠发被捕前的党内职务名称仍坚持认为是“主席”,这其实是与史实不符的。在1928年6月底至7月初的中共六大上,向忠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但是,1931年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中央政治局主席改为总书记”,因此,向忠发也就从六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主席变成了总书记。这样,才发生了向忠发被捕叛变后不要再设总书记的问题。这是所有当事人周恩来、博古、张闻天、陈云等都一再说过的。

  (2)“总负责”的由来。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开始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多事之秋。先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负责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后是党的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失节。二人相继叛变,不仅导致了中央领导机关的暂时瘫痪,也造成了中央最高权力的空缺。没了向忠发,谁当总书记?这个问题很自然地摆在了党的面前。当时,王明似乎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当总书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在向忠发叛变前,王明已经是党的实际决策者,他当总书记,只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而已。但王明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鉴于国内党内发生的一切,被捕、叛变、坐牢、杀头……,此时王明觉得总书记的位子对他未必合适。他看上了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这一职务。呆在苏联共产国际,既可以遥控国内的党中央,又可以远离凶险和不测。于是王明选择了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职务。第二个最可能的人选是周恩来,他是当时留在上海的惟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四中全会确立的三位常委中的另两位——向忠发死了,张国焘去了鄂豫皖根据地。从资历、威望、能力以及党内职务来说,周恩来当总书记也是顺理成章。但一向谦虚谨慎的周恩来,以早在头年10月中央就已决定他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为由婉辞了。当时,在上海的中共权力中心,还有一个人——后来叛变了的卢福坦,他是除了王明、周恩来之外留在上海的惟一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曾毛遂自荐,提出自己想当总书记。但在王明看来,工人出身的卢福坦并不具备政治领导人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经过一番权衡,王明选中了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博古,即秦邦宪。他属于米夫派,和王明私交很好。于是,1931年9月的一天,周、王通知他:周将去中央苏区担任书记,王要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任团长,请他主持中央工作。博古提出这样安排不符合组织手续,周、王回答说已经与共产国际上海远东局商妥,再电共产国际批准即可。由于政治局委员卢福坦有不同意见,所以周、王、卢及博古来到一个小酒店聚会,会上决定不设总书记。这样,王明经过一番权衡后,与周、博、张于9月开会,向共产国际提出成立新的中央领导机关的名单。经共产国际批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于9月下旬正式成立,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等6人组成,秦邦宪负总责。这样,年仅24岁的博古就一跃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总负责人。

  (3)关于遵义会议前博古在党内的任职情况。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长征》中有一个李德称长征途中的博古为“总负责同志”的镜头。

  其实,此时称博古为“总负责”是不合史实的。因为根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和考证,早在长征前夕(至少在1934年1月的六届五中全会时),博古就是正式名义上的党中央总书记了。博古是1932年底与陈云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秘密离开上海,于1933年1月到达江西瑞金的。1934年1月下旬,他主持召开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会和苏区中央局委员的联席会。在这次会上,他被选为总书记。对此,当时位居第二的张闻天在事后不到九年的1943年12月所写的“整风笔记”中是这样说的:“博古到后(指到中央苏区)曾召集了一个会议,到的有上海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陈云、洛甫、刘少奇)及中央苏区原有中央局委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闻天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一位被忽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