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优秀分子,社员中除袁玉冰外,还有黄道、方志敏、邹秀峰、汪群、汪伟等许多同志,他们后来都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革命的骨干。在袁玉冰领导下,改造社在群众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5月1日,袁玉冰在南昌向劳动群众和青年学生作了题为《劳工神圣纪念日》的报告,他在后来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在我没写回忆文章之前,“南昌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五一’是怎么一回事”。1922年,湖南工人运动领导人黄爱、庞人铨惨遭军阀杀害,消息传开,群情激愤。四月初,袁玉冰在改造社常委会上提议召开纪念五一节暨追悼黄、庞两位烈士大会,邀请了大江报社,觉悟社等团体共同参加。五月一日那天,南昌各界二十多个团体,二千多人云集江西省教育会,盛况空前。《大江报》还出版了袁玉冰编辑的《五一劳动节特号》。但因军阀陈光远以“煸惑劳工鼓吹共产主义”的罪名查封了《大江报》,所以这期特刊并未与读者见面。袁玉冰后来在文章中说:“从这回运动中可以证明,南昌人们已有了觉悟,这是令我们很抱乐观的。”
随着改造社的影响日益扩大,反动当局也由对它惧怕进而视它为眼中盯,继而派督军蔡成勋进行疯狂镇压,改造社被迫于1923年春中断活动。
(三)
改造社的机关刊物《新江西》第一卷第一号,经过改造社全体社员的努力,克服了资金不足,南昌无白话文印刷厂印刷等困难,终于在1921年5月1号问世了。袁玉冰为创刊号撰写了《本刊宣言》,阐明改造社的政治主张。他说:“改造社的宗旨,是主张改造社会的。发行本刊,就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方法。我们改造社会,先在江西做起,……所以就叫做《新江西》”。他在宣言中还提出了根本上改造社会的三项主张:“一、发展德谟克拉西的真精神;打破一切权威和阶级制度。——如军阀……对于平民,资本家对于劳动者,男人对于女子,……的各种不平等制度。二、劳工神圣,是我们良心的主张。要使他们有觉悟,能主动;引着他们到光明路上去。三、社会上没有真是非、不是非颠倒,就是‘黑白不分’。我们对于社会的一切现象,惟有下严格公正的批评,由此才寻得真理来 。”最后,袁玉冰明确指出:“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使这个黑暗的‘旧江西’变成一个光明的新江西。”《本刊宣言》的一席话,划破了夜空,喊出了时代的声音,促进了江西人民在思想上的解放。三项政治主张提出,标志着袁玉冰已迈出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门槛,正向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圣殿前进。
袁玉冰生活在普通的劳动人民之中,他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并对他们充满同情。他们在首期发表的《我的希望——新江西》一文中,就痛斥了官僚政客军阀财主祸国殃民的罪行,“过去的江西,现在的江西,都是充满了黑沉沉的,阴惨惨的色彩。社会上没有一桩事,不受官僚政客军阀的支配。”同时他对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切的感情。他说:“可怜的三千万男女同胞,在这黑无天日,惨无人道的地狱里面过非人的生活,真是言之伤心!”他号召人民“应该有真正彻底的觉悟、牺牲奋斗的决心;把那些阻碍前途的荆棘,一刀斩去,尽力去杀出一线光明的道路来。”
1922年3月1日,《新江西》第一卷第二期出版,袁玉冰发表了《这是中国人到达解放自由之路吗?》、《无产可共》等六篇文章,反驳了英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罗素散布的错误观点。1920年10月至次年10月,罗素先后在我国江苏、北京、湖南、江西特地演讲,公开反对“俄罗式”的社会主义,宣称“以武力为革命方法”是俄国共产党的“第一错误”,并极力反对中国走“俄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的教育、实业方是中国人民通向解放的自由之路。而袁玉冰针锋相对地指出,罗素所谓“自由之中路”是要中国人“走投无路”,是中国人的歧途。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路才是中国人彻底到达解放的自由之路呢?他在《无产可共》一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俄罗人走过的道路。
为了让人民更多地了解马列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对反社会主义的人或思潮进行不调和的斗争,袁玉冰在《新江西》第一卷第三期上发表了《敬告青年》、《江西的出版界》、《主义问题》、《南昌“五一”底纪念状况》、《我的社交十不》、《社旨与社规》第十九篇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批评了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思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如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就十分清晰的表明了他改造社会的立场和主张。同时,为了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改造社会的立场和主张。同时,为了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改造社会的唯一方法,他还在文章中重点介绍了马克思学说中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等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则表达袁玉冰为了打破封建制度的礼教和恶习,建立人与人之间崭新关系的决心,象《我的社交十不》就属此类。
《新江西》杂志不愧为当时江西思想界的一颗明星,起到了时代喉舌的作用,受到广大革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热烈欢迎。尽管它从出版的第一天起,就一再遭到反动当局的进一步步和迫害,但它流传的地域和影响相当大,不仅江西各地拥有大量读者,甚至上海、北京、广州、武昌等地也有所见,1923年,《新江西》虽然被停刊了,但是旅居上海、南昌的20余名江西先进青年,接过袁玉冰未竟的事业,又于同年十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继续从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
(四)
1922年8月,袁玉冰圆满地完成了他的中学学业,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北大是藏龙卧虎之地,当时中国革命的许多精英都聚集在此。袁玉冰入学不久,就结识了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并很快成了好朋友。不久,经李大钊介绍,袁玉冰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袁玉冰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为实现其从青少年时就立下的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理想,甘抛头颅、洒热血,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1922年秋,袁玉冰虽然在北大求学,但他仍然坚持从事革命工作,和方志敏、赵醒侬等人一起,积极筹建南昌文化书社,以推进江西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同时还成立了南昌平民图书馆。1922年底,袁玉冰又利用寒假的机会返回南昌,和赵醒侬、方志敏等一起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赵醒侬在一份报告中说:旧历史过了,“冰冰也由家中到省了,我们几个人的讨论结果如下:(一)组织‘民权运动同盟’,对普通人的宣传。(二)组织‘马氏学说研究会’,为我校吸收新的分子。(三)南昌还在手工状态中,自后应在九江、饶州、丰城三个工业区内积极设立分校,吸收青年 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