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在当地老百姓中很受欢迎、信任。
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后,受到了王佐和袁文才的欢迎和支持。王佐一生嗜枪,毛主席刚上山时从部队调拨70支枪给王佐,还派何长工到王佐部队中进行政治、军事训练。1928年,两支农民武装一起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和王佐先后在1926年秋和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时,袁文才当选为主席,王佐担任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J0 1930年2月24日,由于受当时党内的“左”倾错误,王佐与袁文才在永新被错杀。王佐遇难时年仅32岁。解放后,王佐和袁文才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亲切会见了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和王佐的妻子兰喜莲,并对袁文才和王佐的家属说,他们是错杀。并同她们一起合影留念
说到这里,王生茂还拿出当年毛主席和他家人的合影给我们看。
王生茂告诉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在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我希望我的子女们本本份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为爷爷争光。”
张宗逊对此事的说法:
袁、王在并冈山有武装、有群众,红军上山后,袁、王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毛主席,对红军也有很多帮助,整个来说,尽管袁、王有缺点错误,但其主要方面还是要革命的。拿群众关系来说,在那个地方,他们有群众基础。红军上并冈山,毛主席如果不是做好了袁、王的工作,是上不了井冈山的。后来把他们搞掉了,井冈山从红旗变为白旗,这也能证明杀的不对。应该对他们采取团结的政策。按照毛主席一贯思想,袁、王应该肯定,历史已证明了。杀了袁、王,井冈山上我们根本去不了人。袁、王在时,我们在山上山下一样可以搞根据地。山上山下—起搞根据地形势就不同。哪个地方都有群众领袖问题。闽西也有个博柏翠,以后红军与他搞翻了,他离开了共产党,离开了红军,解放后还让他当民主人士。赣东北有方志敏和邵式平。没有群众领袖是不行的。中国革命的领袖是毛主席,没有毛主席作领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相当困难的。
陈伯钧如是说:
一九二八年红五军上井冈山后,湘粤赣三省敌人“会剿”井冈山。这时决定由红五军守山(不到一千人),红四军主力下山,袁文才当红四军的参谋长,刘辉宵当前委的秘书长。主席把他俩带出去,用开眼界来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可是过了赣江、兴国、瑞金,到了广昌的苦竹,他俩就逃跑回来了。从广昌到井冈山有八百多里,他俩是靠三点会保镖回来的。袁文才回来后又把部队收集起来,但还有些革命性,打的是红旗子。这时土、客籍的矛盾又尖锐地反映到革命队伍中来。赣西南特委在一九三O年初把袁文才、王佐的部队调到永新,部队还是挂红带子,红五军挂起白带子打他们,他们没有防备,袁文才被打死,王佐过河时被水淹死。
《萧克回忆录》
如此严厉的政策,是很难得到群众拥护的。王佐与袁文才在井冈山威信很高,他们被杀后,参与抓捕他们的红五军的四大队就立刻遇到麻烦:“有一次,我们四大队的侦察员,明明侦察到袁王的余部在一个村子里落脚,但当我们大队赶到时,却连一个人影都见不着。我们问村里的群众:‘王佐的部队到哪儿去了?’得到的回答却是:‘俺们不知道,俺们只知道红五军反水了。”(李聚奎,1986:67)后来,萧克部重回井冈山,“我们想恢复井冈山,可是上山后,老百姓躲了起来,不和我们接近,井冈山的恢复工作,没有实现,我们活动的范围没有扩大。”(萧克,1997:189)
曾参加过平江起义的红五军老兵田长江,在回忆杀袁王时有如下回忆:
“关于王佐、袁文才被杀的问题,那是1930年的事,当时我们住在离永新城几十里路的地方,李灿给我们讲了话,说接到特委告袁、王要反水,要我们去解决他们。部队傍晚出发,拂晓前赶到永新县城。我参加了这次战斗,我们左手臂上扎了白毛巾,以白毛巾为记号,还规定了两个口令。袁文才是打死在床铺上,床铺是用门板架的,袁文才还没有起床,就被枪打中了,王佐冲出去了,但在过永新河时淹死了。他们的部队也被打散了。”——摘自田长江《谈第三次反“围剿》.
袁文才的老部下郑善致如此回忆:
- “我们三十二团部分人以后编到红五军(三十二团番号是朱毛在井冈时授予袁王的),袁文才部下的一个班长罗发才升为连长,周云斋任副连长(后来叛变了)。我就这样到了红五军,后来调回宁冈独立红八营。”——摘自郑善致《活捉袁克绍和袁、王被杀经过》(
关于袁王余部的下落问题。
袁王下山前往永新时,各自留了一个连的兵力分别在井冈山茨坪和宁冈,他们被杀以后,留守的两个连均投靠到地方民团。王佐的部下由其哥哥王云隆带领投到遂川肖家璧的手下,袁文才的部下由谢角铭带领投到罗克绍的手下,他们并委托罗克绍在衡阳日报发表脱离共产党的声明,衡阳日报也刊登了有关袁王被杀的消息。被袁王带到永新的部队大部被杀(当时参与剿袁王的不但有红五军,还有永新、莲花、宁冈等县的赤卫大队),一小部分被编入到红五军(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确切要数不详),而这一小部分人后来又大都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牺牲。其中有一个叫余振坤的在打长沙负伤以后回到了井冈山,后来就一直没有出去过,直到80年代在井冈山去世
曾亲自参加解决袁王战斗的姚中将回忆:
“袁王死后,没有出布告,他们的部队编进了红五军。王佐的部队人本来不多,兵有二三百人,张国华就是这个部队的。”——摘自姚喆《我记忆中的红五军》~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