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和军事技能水平,也非常关心战士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并把增强战士们的文娱水平、能力当作一个重要任务。正是这种“文武双全”的带兵方法和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使北京军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尖子连和优秀个人。北京军区的良好风貌,受到中央军委和党中央高度重视,一些国家机关和兄弟军区也纷纷派人前来参观学习。1964年6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 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检阅了北京、济南军区部队的训练成绩后,也都发出欣慰的赞扬。1964年秋天,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在北京观看了某部队的射击表演后回到英国,在一个记者见面会上说:“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
1965年春,杨勇奉命担任修建北京地铁筹建领导小组组长。7月,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上马,杨勇全身心投入地铁建设的工作中,决心以最高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来回答党和人民的期盼和嘱托。遗憾的是,杨勇未能亲自领导到地铁建成通车的那一天。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起初,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对杨勇采取的是拉拢政策。拉拢不成,身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自然成了他们阴谋篡党夺权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1967年1月21日,在呼啸的寒风中,杨勇被林彪、江青一伙的爪牙带走了。他们押着杨勇游斗,要他承认自己是反党、反毛主席、反社会主义的“三反分子”。可是,在杨勇为祖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一生的履历表上,怎么也找不到这几个字,叫他如何认罪呀。杨勇的“负隅顽抗”和拒不认罪,特别是在1969年4月召开的“九大”会议上,毛泽东讲了杨勇的问题后,林彪、江青一伙明显感到风头不对,便加紧了对杨勇的隔离审查,严刑逼供。罚站、罚饿、殴打、不许睡觉、诱其自杀等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发指,反复地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残酷地折磨他。但他们却打错了算盘。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杨勇将军,不仅有着一副铮铮傲骨,更有着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他始终坚信,党中央和人民是不会怀疑他的!历史终究会还自己一个公正。
乌云终会飘散,冬天终会过去。随着林彪叛党叛国阴谋的败露,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杨勇等一批蒙冤受屈的同志得以平凡昭雪。1972年5月,杨勇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后来又先后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总参谋部党委第二书记、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杨勇再度出山,宝刀不老。不管在何种职位上,杨勇都欣然前往,尽职尽责。1979年1月,在中国对越南自卫还击战打响前夕,杨勇受邓小平委派,和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等同志一起,前往云南边境地区马关、河口一带视察。回到北京后,杨勇向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等汇报了视察云南前线的情况,并就惩罚越南的作战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杨勇和邓小平等中央军委领导一起,坚守在总参谋部,时刻听取前线战事情况,指导前线作战。战争结束后,杨勇又来到广西军民中间,同他们一起欢庆胜利。
就在杨勇一心扑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国防建设事业的工作中时,病魔悄悄来到了他身边。1983年1月6日1时55分,一代名将杨勇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缓缓地合上他那双深邃、敏锐的眼睛,享年70岁。他的生命虽然已如同星辰一般陨落,但他的名字,和他一生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闪烁在新中国历史的史册中,镌刻在他战斗过的每一寸土地上。
杨尚昆同志在为杨勇举行的追悼会上曾这样评价说:“杨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他驰骋沙场,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他努力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治军严格,能攻善守,智勇双全。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杨勇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努力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断提高驾驭战争的能力,锻炼成为一个熟谙军事辩证法,善于掌握战争规律,治军严谨、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特别是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杨 勇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7、第1纵队司令员和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