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ang >> 杨勇 >> 正文

 

卓越的战役指挥才华——忆杨勇将军指挥金城反击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为发扬我军英勇善战精神,提高新时期的实战本领,保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谨将杨勇将军抗美援朝时指挥金城反击战的概况忆述于下: 

  一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直接指挥下开赴朝鲜,同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一道英勇顽强地抗击侵略者。仅仅5次战役,就把美国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一步一步地赶回了三八线以南。此后,战争格局大变,中朝部队转入了阵地战,在横贯朝鲜250公里的战线上构筑了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不仅把战线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而且进行多次胜利反击,使敌人遭到了更为惨重的损失,迫使他们摇着白旗前来谈判。 

  但是,敌人不甘心失败。从1951年7月开始,朝鲜战争就形成了边打边谈、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交织在一起的十分复杂的斗争局面。1953年春,敌人无理中断谈判,美帝国主义妄想破坏停战谈判,扩大侵朝战争;李承晚叫嚣‘北进’、‘统一’,极为疯狂。这种严峻的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引起彭德怀司令员和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重视。 

  1953年4月18日,毛主席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了一项新的任命:调任杨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 

  1953年5月5日,杨勇和刚被任命为20兵团政治委员的王平应召晋见彭德怀。杨勇和王平在1931年初,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活捉国民党军前线指挥张辉瓒时就结成了战友。后来,杨勇和彭德怀指挥的红3军团第10团担任政治委员,而王平则在第11团担任政治委员,彭对他俩深为信任。 

  彭德怀说:“主席说过,我们是要和平的,但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种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战争的阴谋,中国人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他们愿意打多少年,我们就跟他们打多少年,一直打到他们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请彭总放心,并请转告毛主席:我们一定完成任务。”王平表示了决心,杨勇也接声相应。 

  5月16日,杨勇和王平来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所在地——桧仓。邓华副司令员、杨得志副司令员以及政治部主任李志民等,都热忱地欢迎他们的到来。杨勇看到了杨得志,老远就高声喊道:“老杨哥!”他俩早在1936年就相识。抗日战争中一起参加平型关大战,并肩开辟和坚持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又一起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5月19日,风和日丽。杨勇、王平一行驱车东行。没用多时,他们便来到20兵团所在地——台日里。名曰台日里,其实是只有几户人家的普通山沟。兵团司令部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洞里。山上的树木被敌机轰炸得残缺不全,大片大片被烧成焦木或枯桩,大好河山变得满目疮痍,激起了他们对敌人暴行的无比愤慨。 

  在杨勇、王平到来之前,夏季反击战第一次反击已于5月13日开始。此次反击主要是对敌连以下支撑点发起攻击。接下来数日,杨勇在台日里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情况,掌握我军,了解对手。在过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杨勇深切领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孙子兵法的精神,并灵活运用取得了一系列光辉战绩。他认真地了解敌方的兵力、装备、士气、部署,及其主要指挥官侵朝军总司令和新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还有南朝鲜伪军头子李承晚集团的主要情况以及他们作战指挥的特点,力求熟悉它,掌握它。对70多岁的李承晚仍然狂妄地要“北进”,“单独干”,并扣留我方被俘人员,不禁既鄙夷又气忿。 

  杨勇来到王平住地,和王平交换意见,他说:“朽木一块的李承晚还贼心不死,野心勃勃!”王平说:“这是他一贯反共的本质所决定的。他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杨勇脸上现出刚毅的神情,说:“彭总说得对,是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李承晚!”王平胸有谋略地赞同道:“是啊!病万变,药亦万变嘛。揍了李承晚,也能杀鸡给猴看!” 

  时隔不久,彭德怀从国内回到了朝鲜,他十分赞成杨勇和王平的看法。他致电毛泽东主席,建议“给李伪军以沉重打击,再歼敌1 .5万人”。毛泽东次日即复电:同意。并非常肯定地指出,“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志愿军总部在接到毛泽东复电后,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决定以杨勇王平兵团为主发起金城反击战役。 

  二  
  6月21日,志愿军总部向20兵团下达了作战任务。并调配60军、54军和21军隶属该兵团序列加上原来所辖的67军和68军,20兵团实际掌握了5个军即15个师的兵力,同时配属了炮兵7个团另14营,工兵6个营。装甲兵第一指挥所主任赵杰还调派来20辆坦克。这样一来,金城正面双方兵力对比为1:3,火力对比为1:1.7,志愿军的兵力兵器占有优势。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志愿军火炮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杨勇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卓越的战役指挥才华——忆杨勇将军指挥金城反击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