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顽军发动了较大规模的讨伐,将数万顽军消灭、打垮或逐出了冀鲁豫地区。
讨顽战役结束后,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建立了冀鲁豫地区党委、行署和军区。杨得志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组建后,任纵队司令员,组织军民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和发展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4年1月,杨得志奉命带领冀鲁豫军区部分部队前往陕北执行保卫延安的任务。部队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任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
1945年4月,杨得志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闭幕后,到中共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初期,杨得志返回冀鲁豫军区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平汉战役后又率队转战到晋察冀地区。
1946年底,杨得志调任第二纵队司令员,随即组织指挥所部进行张家口、正太、青仓、保北等战役。1947年7月,调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10月,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主力第三军等部1.7万余人。
同年11月,在朱德、聂荣臻领导下,杨得志组织指挥部队发起石家庄攻坚战,仅用一周时间,攻克全城,全歼守国民党军2.4万余人,活捉国民党军守防司令、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石家庄战役的胜利,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切断了国民党军赖以机动和南北联系的铁路交通线,使平、津、保与太原等地之敌处于分割状态,陷于被动地位,晋察冀和晋察鲁豫解放区则因此完全联成了一片。
1948年杨得志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后改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率部转战察南、绥东、热西、冀东,同年11月,率部参加了平津战役,攻克新保安、太原等战役。太原解放后,又率部挺进西北,组织指挥所部参与解放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杨得志奉命率部由银川到达西安,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得志任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抗美援朝期间,杨得志于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第五次战役和夏季、秋季防御战役。1952年起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
1954年回国后,杨得志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1955年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1958年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1967年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1年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2年底任武汉军区司令员。
1979年1月,杨得志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2月即奔赴云南前线指挥部,指挥部队反击老街、沙巴地区的越军,一举取得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1980年,杨得志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杨得志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大代表,八大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1966年递补),是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杨得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得志于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