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浙江磐安县发生了严重饥荒,几乎家家断炊,人人挨饿。由于当时的形势,上级未及时解决。人们饿得受不住了,公推出两个农民陈茂豪、楼永清到北京去上访。谁知到了北京,有关部门不了解陈、楼二人的底细,拒绝接见受理。 两人完不成家乡父老的嘱托,急得要命,忽然想到,邻县东阳有个名人严济慈,在北京工作。俗称“东磐一家亲”,严济慈想必不忍心看同乡挨饿,费了好大劲,找到严宅。当时严济慈没在家,开会去了。家人见是浙江来的,便请他们第二天上午来。
第二天,陈茂豪、楼永清早早就来到严家,严济慈已坐在西厢会客室等候他俩了。听到两人叙说磐安东阳两县缺粮挨饿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严济慈很难受。但是他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既不管钱,也不管粮,更管不了地方上的粮食政策,可又不能眼睁睁看着人民挨饿,怎么办呢? 他想了又想,想起一个人,便说:“我是负责科技的,不管社会政策事务。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是义乌人,与我关系融洽。他和中央领导较熟悉,可以请他将情况告诉国务院。我陪你们去见他。”
义乌在东阳西面,磐安在东阳东面,三县鼎立,都属毗邻。陈、楼二人开始听严济慈说管不了,又着急了。后来听说可以带他俩去找义乌人吴晗,心中稍安定些。
严济慈马上雇车,亲自陪他俩到北京市政府,找到了吴晗。吴晗听了两个农民的哀诉,又尝了他俩带去的草根树叶做成的“饼”。那“饼”又苦又粗又涩,过去连猪也不吃的,现在农民却用来当饭吃。吴晗心情激动万分,不停地在会客室里转圈。这事当然应该管,怎么能让老百姓挨饿呢?不过吴晗也在为难,自己的工作范围是北京市,手再长也不能伸到浙江去。最后他用手在桌上使劲一拍“我陪你们去见周总理!”
两个乡下人坐上副市长的小汽车,向中南海驰去,心里更惶恐了:“我俩去见周总理? !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啊!”
周总理平易近人,他慈祥地请两个农民坐下,又为他俩沏了茶,详细地问了磐安县的情况,还吃了他俩带去的草根树叶饼。最后,周总理说,情况他基本明白了,一时定不下来,尚要调查研究一下。你们从磐安来北京,非常不容易,先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住到国务院招待所,那里膳宿免费。过4天,就是本星期五上午8点前,到天安门前“和平万岁”标语牌下等着,有人会前来与你们联系。
4天以后,两人准时等在标语牌下,果然有一个干部来问“你俩是陈茂豪、楼永清吗? ”验明确是,就给了他们回去的火车票和零用钱,又给他们一只密封的大信封,嘱咐他们亲自交给浙江省人民政府。
两人高兴极了,先回到杭州,把周总理的信件交给浙江省人民政府。当时,浙江省粮食厅派了一位处长和他俩同车到了磐安。这位干部是去调查灾情的。调查后不久,浙江省领导就批准了几十万斤返销粮供应磐安。当时十几万人的生命得救了。
事情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周总理、严济慈、吴晗都已不在人世。可是东阳、义乌、磐安的人民依然记得这件事,依然传颂这件事。
(2007年第1期《民主与科学》 张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