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e >> 谢子长 >> 正文

 

[图文]西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谢子长

  共产党人就像毛脑柳树一样,割了这茬,那一茬还会长出来。有的同志被杀害了,被关进监牢,但是整个陕北还有许多党员。白军杀人越凶,恨他们的人就越多,共产党是杀不绝的。
   

                       ——谢子长
  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
                          ——谢子长临终遗言

战斗一生 英年早逝

  ■谢子长领导了北方最早的清涧起义,打开了陕西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他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领导了陕甘边武装斗争,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谢子长,又名德元,号浩如。1896年1月19日出生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在县城小学、西安省立一中、榆林中学读书。1922年秋考入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1924年,回安定县创办民团,任团总。1925年赴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中共北方区委派他回陕北进行革命活动。

  1927年,谢子长领导了北方最早的清涧起义,打开了陕西武装斗争的新局面。1928年5月,他参加了震惊西北的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委员兼第三大队长。渭华起义失败后,他任陕北特委军委委员,在陕西、甘肃、宁夏从事兵运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谢子长先后任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总指挥、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领导了陕甘边武装斗争,创建了根据地。

  1932年2月13日,谢子长率红军消灭了旬邑职田镇民团,又在阳坡头击退敌军进攻,歼敌500余人。元宵节那天,趁敌不备,谢子长率部全歼耀县照金民团。在宜君又歼敌一个连。3月19日,因袭击山河镇失利,谢子长被错误撤职,派至甘肃搞兵运工作。1932年5月,谢子长在甘肃组织了靖远兵变,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总指挥。水泉战斗失利后,回到陕西。

  1932年12月,谢子长被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污蔑为“右倾机会主义”,“土匪路线”,再次被错误撤职,送上海中央局“受训”。

  1934年夏,在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反围剿斗争中,谢子长中弹负伤。第二年2月21日,因伤重不幸与世长辞。

创立农会 打土豪

  ■谢子长严禁军队拉壮丁,严禁打骂老百姓,勒索人民财物。
  ■在县农协大会上,他控诉土豪劣绅剥削农民的罪行,宣传成立农会的好处,烧毁文契、账簿,宣布欠债作废,废除苛捐杂税,当场惩办了一批恶霸地痞。

  1925年,谢子长回到安定县后,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仍任民团团总,他和安定县巡官、共产党员李象九,扣捕豪绅,打击高利贷者,为农民办了很多好事。后任石谦旅十二连连长,在军队中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1927年元宵节,谢子长率部从宜川到安定驻防。他做通安定县知事张鸣盛的工作,召开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担任大会主席。通过了《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组织大纲》、《农民协会章程》等八个决议案,大长农民志气,消灭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子长和十连连长李瑞成联名发表《告父老兄弟书》,严禁军队拉壮丁,严禁打骂老百姓,勒索人民财物。强调军队要“以拥护民众利益为前提”,若有违令损民之事,“必严厉惩办,决不宽容”。他带头不住民房,和士兵住在城隍庙的大殿里。

  谢子长在县城办起农民运动讲习所,从农村选拔30多名学员,先学农运知识,再分头下乡组织农民协会。在县农民协会会员大会上,他控诉土豪劣绅剥削农民的罪行,宣传成立农会的好处。他领导农民协会,拘禁和审判清涧的大土豪,赶走高利贷者,并当众烧毁文契、账簿,宣布欠债作废,废除苛捐杂税,当场惩办了一批恶霸地痞。农民们高兴地说:“老百姓见青天了!”

领导清涧起义

  ■打响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4月28日,李大钊等被奉系军阀在北京杀害。噩耗传来,谢子长立即组织县农会召开追悼李大钊大会,声讨反动军阀和蒋介石镇压革命的罪行。1927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派魏野畴、唐澍等秘密到清涧,成立了陕北军事委员会和石谦旅党团委员会,谢子长任委员,秘密做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8月下旬,同情革命的石谦旅长被陕北军阀井岳秀派人暗杀。同时,井岳秀命令李象九营开赴延安,谢子长连开到宜川,图谋分而歼杀之。谢子长与唐澍、李象九、白乐亭立即研究对策,决定按照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指示,举行武装起义。

  1927年10月12日晚,在一片“为石谦旅长报仇”的口号声中,谢子长、唐澍、李象九、白乐亭领导的清涧起义爆发,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第二天清晨,起义部队南下。第三天,谢子长率部队途经延长县,活捉敌营长,缴械一个连,击退一个连。15日,起义部队与宜川守军两个连里应外合,攻占宜川城。此时,起义部队改编为旅,旅长李象九,下辖三个营,谢子长任营长。兵力900多人,长短枪1000多支,辎重弹药近300驮。

  宜川会师后,敌人调动二三千兵力包围宜川,部队突围时损失惨重。谢子长率部冲出重围,转战到韩城,仅剩下300多人。按照省委指示,重组军委,部队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第一支队,唐澍任总指挥,谢子长任副指挥,阎揆要任参谋长。1928年1月,部队向陕甘边转移,屡遭国民党袭击,伤亡惨重。唐澍、谢子长等回西安向省委汇报,其他人员隐蔽,起义失败。

开创陕北革命根据地

  ■白天谢子长和游击队员钻山沟,住土窑,只有到晚上才能吃上一顿热饭……他的脚手冻烂了,耳朵淌着黄水。
  ■在一块红包袱布剪成的三角形红旗上,谢子长亲笔写上“陕北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举起红旗,正式恢复成立了陕北红一支队。

  1933年夏,谢子长被派往张家口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部第十八师工作,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抗日同盟军失败后,1933年冬,谢子长被派回陕北,任西北军事特派员。他经常鼓励大家:“胜败是兵家常事,关键要吸取教训,继续坚持再干起来!”

  白天,谢子长和游击队员钻山沟,住土窑,进行整训,晚上回到村子继续发动群众。只有这时,他们才能吃上一顿热饭。黎明前夕,提上一壶水,带上炒的豆子和糠炒面,他们又上山隐蔽了。他的脚手冻烂了,手指头又红又肿,耳朵也淌着黄水,生活十分艰苦。谢子长总是勉励大家:“咱们熬过严冬,就是春天,天气暖和了,就好了。”谢子长动手写讲稿,专门给大家讲形势,讲军事。他语重心长地说:“打狗还要一条棍,我们压枪解散,手中没了武器,见了敌人干瞪眼,没办法。这些沉痛教训要永远记取。”

  这时,刘志丹给谢子长写来一封亲笔信,派杨森带骑兵团支援,还给他们送来200块大洋。1934年2月,谢子长在一块红包袱布剪成的三角形红旗上,亲笔写上“陕北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举起红旗,正式恢复成立了陕北红一支队。红一支队旗开得胜,打了几次胜仗,和红二、三、四、五支队协同作战,使各游击区连成一片,还成立了陕北工农民主政府和赤源、秀延县苏维埃政府。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总指挥部成立,谢子长兼任总指挥。

  7月17日,谢子长率游击队攻下安定县城,救出被捕的党员和群众200多人后,撤出县城。7月23日,谢子长率部南下,在南梁地区与陕甘边军委主席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会合,谢子长被任命兼任四十二师政委。

  1934年夏,国民党军队对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谢子长率陕北游击队和四十二师红三团回到安定地区,接连在景武家塌、张家圪台打退敌军进攻。1934年8月7日,谢子长攻打河口时,不幸中弹负伤。他坚持不下前线,继续指挥战斗。接着,谢子长又率部北上,攻打安定县董家寺,击溃敌军一个营,同心协力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子长因伤重,不得不离开部队养伤。

关心群众胜过自己

  ■自己受伤了,仍将仅有的一床被子硬是送给了老百姓。
  ■为革命献出了家产,献出了一生,但却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在激烈的战斗中,谢子长总是身先士卒,沉着指挥,关心战友胜过自己。河口战斗负伤后,警卫员牵来一匹马让他骑上后撤,他厉声说:“别管我,快把山下的伤员救上来!”直到“挂花”的伤员安全转移,他才和大家一起撤出战场。

  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他心里时刻牵挂着陕北的人民,时刻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养伤期间,路过小界村,看到薛殿革家五六口人,炕上连一床被子都没有。临走时,他告诉警卫员白盛武:“把我的被子留给薛家。”警卫员很为难地说:“你只有这床被子,留下了你盖什么?”子长果断地说:“我有这件皮袄就行了。”薛殿革说:“这可不行,你受伤了,我们帮不了你什么,怎能留下你的被子呢?”子长坚持说:“被子给娃盖!”薛家非常感激,含着泪把谢子长送出村。

  谢子长养伤时,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带着蛋、肉、水果等来探望他。他动情地说:“我咋能白吃人家的东西,我给劳苦大众没办多少事呀!再说,穷人的东西来之不易,咱不能要呀。”他为革命献出了家产,献出了一生,但却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养伤时仍然穿着那件紫褐色夹袄。

  1935年1月20日,刘志丹骑马来到子长住的村子。一进门,志丹就问:“老谢,你的伤怎样了?”他躺着,伸出一只手,握着志丹的手说:“老刘,我早就盼望你来哩!”在场的人都流了泪。子长说:“我的伤看样子好不了啦。陕甘和陕北的军事工作完全要你领导,这担子真不轻啊!我看这任务只有你承担。”刘志丹安慰他说:“老谢,你要有信心活下去,党和人民需要你,我们离不开你呀!”志丹走后,子长对身边的人说:“老刘来了就好了。”

民族英雄 虽死犹生

  ■谢子长全家先后有11人参加革命,9人参加了共产党,9人牺牲在战场上或监狱里,留下老少寡妇6人。
  ■毛泽东为他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谢子长全家从1924年到1937年先后有11人参加革命,9人参加了共产党,谢德惠、谢绍安等9人牺牲在战场上或监狱里,留下老少寡妇6人。他常对家人说:“共产党是杀不绝的!”他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

  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因伤重与世长辞,时年39岁。他临终留下遗言: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

  为了纪念谢子长,他的故乡安定县被改名为子长县。在枣树坪,修建了子长陵墓,举行了隆重的公葬。毛泽东为他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书写了碑文。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宋新勇供稿)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谢子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西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谢子长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