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得知茅海建先生的大名,是在数年前的大学课堂上,学识渊博的历史系老先生的大力推荐。从此知道了茅先生的大著如《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和《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的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近来所读的一本茅先生的著作《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却更让我陶醉其中。
《苦命天子》是一部用通俗笔法写就的历史著作,但其史学价值并不因此而稍减,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近代史的一贯思索和研究。杨奎松先生就说过该书「其通俗性不亚于读一部历史小说,其学术性更不亚于他的其他历史学专著」。作者自己也坦言是抱著写一部「既有品味而又好看的学术著作」的初衷,以期「条理自己的思想」,像拼贴画一般,「敞开来说说,读者也不妨随便看看」(导言)。
这是一部帝王传记。作者将其还原为「人」,一个普通平常的青年,「只因为登上了绝大多数人都梦求的皇位,结果送掉了性命」。从理论上来说,皇帝拥有「天下」的一切,但他并不能享有其中的很多乐趣,甚至还反倒是一件苦差事,只因他身上担负著「天子」的责任。倘若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还不难敷衍上一辈子,可是他遇到的是清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灾难,这无可避免地注定了咸丰的「苦命」。
从1850到1961年,咸丰在位十一年,具体讲是「4184天」。「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席卷半个中国,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战争,1856年至1860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加上此期间天地会、捻军等起义造反,内忧外患,遍地硝烟,使得咸丰如坐针毡,忙得不可开交。到了太平天国北伐军队打到河北、山东的时候,咸丰只求「苟安」了。英法联军进逼北京之前,他已经变得神经兮兮,狼狈逃奔热河,至死也未敢再回京城。甚至于「他死的时候,天下局势仍然大乱」(第343页)。应该说,咸丰本人不无努力过,可惜他用过的挽救危局的千方百计,换来的只是千姿百态的忧虑,「看不到一线生机,找不到一条生路」(第343页)。作者用十分细腻的笔法,近距离地再现了咸丰皇帝奕詝的悲剧一生。
一路读来,近代史上的一些谜团,豁然开解。如围剿太平军的过程中,咸丰频频调兵换将,甚至倾尽家底,但因为换汤不换药,导致局势每况愈下,最后不可收拾。「屡战屡败」而显出「朝中无人」的窘境,让咸丰深感困惑。作者于此点出,咸丰年代「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在于乾隆末年起半个多世纪的政治腐败」。腐败已经使得「绝大多数的官员已经不能在政治目标上与朝廷中枢保持一致」(第85页)。腐败、落后陈旧的政体在重大的危机面前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不堪,不仅是上下级之间的管道不通,更是下级官员的阳奉阴违,敷衍塞责所致。咸丰百思不得其解,即便是两次下「罪己诏」也丝毫不起作用。慢慢地,「勤政的咸丰帝,此时愁肠百转,渐渐地倦怠于政务了……」(第86页)
作者在叙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现了咸丰与曾国藩之间的「斗法」,并且解释了由于清廷的财政危机,由此催生「厘金」产生的原因。对于此,作者认为「厘金和湘军开始了晚清中央权轻、地方权重的新格局,原来的统治秩序从内部开始了变异」(第132页)。
清廷上下在应对外交时所表现出惊人的迂腐僵化、傲慢无知。他们不知道时代已经巨变,仍然用旧的、过时的,更是不合时宜的观念来看待外部世界,与外国人打交道。对于所谓「华」、「夷」之间「礼」的可笑坚守,咸丰帝所关注、所坚守的「国家利益」,「与近代世界的看法,完全不能吻合」(第212页)。对于国际形势、外交惯例──甚至是英语──的茫然无知:「若大个北京城,清朝找不出一个懂英文的人。」(第234页)……一切一切,使得我方在既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境下,一次次错失良机,迭出混招,以至割地赔款,令人磋叹不已。
书的最后讲到了咸丰驾崩前后,围绕最高权力而进行的惊心动魄争斗,结果自然是那拉氏慈禧成了「笑到最后的人」。从今天的时代来观察咸丰,作者给了这么一句相当精当、精彩的评语:「他直身躺在时代的分界线上,手和脚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指挥手脚的头脑却留在旧时代。」(第342-343页)但因为他是统领全国的「天子」,这一缺陷,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整个中国的悲剧。在这个意义上讲,苦命的天子是与苦命的中国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如是种种,著者娓娓道来,读者难得不为之动容。《苦命天子》通过对一个身处其中苦苦挣扎,内心备受煎熬的平庸皇帝的描绘,让我们感同身受那个内外交困、危机重重的年代。难得的是,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不失时机地插入自己不无创见的精辟思考和经验总结。以「叙」为主,「议」为辅,「叙」与「议」的协调交织,既保证了行文的流畅,同时不失思想的深度。
《苦命天子》让我想起了大洋彼岸的汉学大师史景迁先生,以及他用生动的文艺笔法写成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康熙自画像》一书,以一个男人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去记录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在其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欢乐与痛苦。「在描述人物与情境方面予人以小说式的感觉」。在国际汉学界,史景迁先生正是以他将历史内容和写作技巧完美结合的实践,备受推崇。此外,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也是凭借其生动的叙事,而风靡两岸三地。黎东方先生所开创的「细说历史」体例,其可读性也是不逞多让。茅著在「好看」方向上的努力,与史著、唐著和黎著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一种新写作方式的尝试,要么暴得大名,要么默默无闻。《苦命天子》更接近后者。不是说没人知道,而是反应平淡,应者寥寥。这一点,恰与影视界泛滥成灾的恶俗宫廷剧、「戏说」历史剧等形成了鲜明对照,让人唏嘘。我们不难想象,咸丰皇帝如果出现在该类剧作中,将是一个远离国事困扰,安逸地享受宫廷的奢华生活,整天忙著应付后宫傧妃争风吃醋的天子形象。我们的历史剧编剧所受的历史学教育、历史水准且不说,他们关心的只是收视率的高低,因此重点在于投观众所好,就肆无忌惮地生编乱造。观众的审美趣味一旦被培养、固定起来,也就认定了这一种述说历史的方式。这样一来,两者便形成了一种「共谋」的关系,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便愈演愈烈了。
《苦命天子》的所遭受的冷场,因此更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历史研究是继续局限在狭小的学术圈子里头,还是更应该让「历史」变得通俗起来,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一点「真实」的历史知识,树立一种相对「正确」的历史观念。而不是被胡编乱造的「戏说」潮牵著鼻子走。通俗并不是媚俗,而是指著作的可读性,要生动、好看,既摈弃了多数专著的艰深晦涩,又自觉地远离低级和媚俗。正如茅先生在书的「后记」里所提到的此类「好书」的基本标准:「好书应当是能够给专家以启发、让普通读者爱看的精品。」
在普及方面,影视界已经走在前头,如近期电视媒体所主办的《百家讲坛》栏目,选择一些普通观众所感兴趣的话题,请该领域知名专家开讲座,普及知识,拓展视野。获得了相当好的社会效应。同时,高收视率也给电视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一点是值得出版界的人士借鉴的。
由此说来,历史工作者的担子可谓不轻。好在《苦命天子》十年前就已经先行一步作出了表率,「后来者」也应该快步跟上才是。
黄 勇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