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ei >> 魏拯民 >> 正文

 

回忆魏拯民

大部队转入小分队活动方针,并且已经采取了实际措施。他对我们定的方针表示支持,说朝鲜同志对形势作了正确的判断,制订了正确的战略。

接着对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斗争问题,我们交谈了很长时间,此外还讨论了将伤病员送到苏联去和预先储备小分队活动所需冬季口粮等问题。

这天,我劝他到苏联去养病。可是,躺在病榻上一直为第一路军的实况而苦恼的魏拯民却回答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改正,需要去办,不能去养病。他反而托我说,你要是到苏联去,一定要把第一路军的实况汇报给共产国际,并了解一下共产国际是否确已收到他的信。

看着他全然不顾自己的重病,一心想着第一路军的命运,为之而苦恼,我心里也很着急。杨靖宇牺牲后,第一路军确实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不需要也不想到苏联去。因此,我们约好,今后要通过通信员继续保持联系。

“金司令,拜托了。”这是我离开密营时魏拯民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魏拯民。因此,对我来说,这句话就是他的一句遗言了。

实际上,这句话,是多么简单多么平常阿!

不过,我是把魏拯民送我时说的“拜托了”这三个字,以沉重的心情,当作寓意深长的话记在脑子里的。我认为,他这话的言外之意,是托我坚持到底,完成他献出一生精心培育和爱护的革命事业,也许还包括着把第一路军的工作托给我的意思。

他说这话时的目光,是那么黯然惆怅,我至今仍不能忘怀。

我们动身时,为他准备了粮食和衣物,但我心里仍然很沉重。这些粮食和棉衣之类,能给他增添多少活力呀!他所需要的是能够把革命坚持到底的健康体魄!

我拉着黄正海和郭池山的手,一再嘱咐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魏拯民救活。

他俩都说,一定尽全力照顾,要我放心地早早上路。可是他们仍陪着我,不想回去。

想到要把他们留在这无名的深山密林里,我也难过得抬不起脚来。我们都难舍难分,把嘱托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不觉迟滞了好长时间。

后来,我到了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全部办好了魏拯民托我的事情。

共产国际的人告诉我说,魏拯民的信确早已收到了。

魏拯民致共产国际的信第一次被公开,是在1940年12月日本官方资料集《思想汇报》第25期转载其全文之后。

这封信落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的经过是这样的:抗联第三方面军的团长李龙云于当年秋天在汪清一次战斗中阵亡,敌人在检查其携带品时发现了这封信。

由此可以认为,魏拯民的信未送到共产国际,中途落入敌人手中。

那么,共产国际承认确已收到的那封信,是谁送到的呢?保存在共产国际档案库里的下述文件,可以看作是对这个疑问的明确答复:“绝密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启 兹将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中国共产党南满省委书记魏同志1940年4月10日报告和两封信的译文送去,请查收。雪里加诺夫1940年8月10日”这份文件标有1941年1月23日这样的日期和季米特洛夫的签字。

信的前一页有下列文字:“我们的通报共有四个部分,其中既有没有说全的,也有疏忽的。希望同志们会见这次前去的王润成,通过他了解你们所关心的各种问题。他会将不便于用文字表述的秘密都告诉你们。对派往你处的此人,我作特别保证。”

据此可以判断,魏拯民致共产国际的信,不仅交给了李龙云,还托给了王润成。两个带的信,个别地方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基本内容一致,只是从李龙云身上发现的信里没有提及王润成而已。

王润成,早年就在东满同金日成问志有密切联系,外号叫“王大脑袋”,历任朝鲜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四团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政委。

主体30年(1941年)春,金日成同志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警戒森严的国境回到满洲,来到了与魏拯民见过最后一面的寒葱沟。然而,魏拯民他们一行人已经不在这里了。

几个月后,主体30年(1941年)年底,金日成同志才听到了魏拯民及其警卫员一行的详细情况。

我们带着小分队回到满洲和国内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到了苏联。我们刚到,苏联同志就急于见我。一个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来的苏军大校来到我面前说,看来像是抗日联军的一支小分队越过苏满国境来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他们说能证明他们身份的只有金日成同志,并且很执意地要求和我见面。

我和这个苏军大校乘车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路上我浮想联翩,魏拯民也许在那支小分队里吧,但愿说他已牺牲的话是谣传。我心急火燎,觉得我坐的小轿车跑得像老牛车一样慢。

到了苻拉迪沃斯托克,苏军大校给我带来了郭池山。我一见郭池山,不禁大吃一惊,他竟变得像个花甲老人。他那衰老憔悴的面容,仿佛在一五一十地述说着魏拯民他们一行人辛酸凄楚的遭遇。

郭池山原在延吉地方当过教员,加入游击队后,最初是连队的指挥员,后来成了政治干部。

他是饱经凤霜久经锻炼的革命家。他见识广,品性敦厚,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很多人跟他学了文化。人们所以都真心尊敬他,愿意跟着他,是因为他待人真诚,为同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有些入说他是“十二幅裙子”,我想这意思是说,他是一个对谁都一视同仁、关怀备至的度量大的干部。还有些人说他很像把一个大家庭的各种大小事情都揽在身上操劳和奔波的母亲,所以叫他是“十二幅裙子”。

第一路军组建警卫团的时候,我推荐他当了魏拯民的后勤副官。从此,队员们都亲呢地叫他“郭副官”。

他为魏拯民真正做到了竭诚尽忠。他不知多少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敌统区弄来了粮食和医药。魏拯民常说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下来,完全是郭副官的功劳。他这样说,决不是偶然的。

话又说回来,郭池山镇静下来,就请那位苏军大校把自己托他保存的匣枪还给他。等大校拿来了匣枪,郭池山就声音嘶哑地对我说:“这是魏拯民同志的匣枪。”

我虽然接过了那支枪,却怎么也张不开口问“他怎么样了?” 没有看到魏拯民,只有他的枪来了,可见他的牺牲是确切的了。

这天,通过郭池山,对魏拯民的遭遇才有了详细的了解。

在寒葱沟与魏拯民分手以后,他们一行就迁到了桦甸县夹皮沟密营。满洲有好多个夹皮沟,汪清县有夹皮沟,东宁县也有夹皮沟。我说的是桦甸县的夹皮沟。魏拯民他们迁到这个夹皮沟以后,把密营设两处,一处定在夹皮沟以北几十里外的地方,另—处定在西南方更远一些的地方。魏拯民住在北边的密营里,跟他一起的有黄正海、金a2①、医生金熙氰,还有机枪班的七八个人。郭池山、金哲镐、朱道玉、李学善、全文旭、金得洙,都住西南的密营。

知道这两处位置的只有郭池山一个人。他不顾劳累,经常来往于两地之间,通风报信,供应粮食。他入了伪满军军官的家礼,经他们的帮助解决粮食等物品。只要他提出要求,伪军军官都给他办,连宪兵队的特务队长也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魏拯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回忆魏拯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