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祭奠恸哭,对太子苻宏说:”老天爷是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呀,怎么这样快就夺去了我的景略阿?“他按照汉朝大将军霍光的葬礼仪式,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追谥王猛为”武侯“,这或许是因为诸葛亮被蜀汉追谥为”忠武侯“,后人称之为”诸葛武侯“,而有意把王猛与之相比。朝野上下巷哭野祭三日,也如同诸葛亮死时一样。诸葛亮死前表奏后主刘禅:”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项,子孙衣食,自有余饶。。。。。。。“其余一无所求。王猛临死,嘱咐其子,以十具牛二十头牛 耕田务农,其余亦一无所求,比诸葛亮还要清俭。苻坚常把自己与王猛的关系比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但刘备比孔明年长二十岁,而苻坚却比王猛小十三岁,尽管限于君臣名分,苻坚却始终把王猛当作兄长敬重,双方感情极为深厚。王猛五十一岁死时,苻坚才三十八岁,一旦失去这位兄长、老师和最得力的助手,苻坚顿时陷于极度悲痛之中,经常潸然泪下,不到半年便已须发斑白了。半年之中,苻坚恪遵王猛遗教,兢兢业业地处理国家,着重抓了扩大儒学教育和关心民间疾苦两件大事,并且都大有成效。其后,苻坚迅速灭掉前凉和代国,完全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东夷、西域六十二国和西南夷都遣使前来朝贡,原属东晋的南乡、襄阳等郡也被攻夺下来。至此,前秦臻于极盛。
遗憾的是,苻坚后来忘记了王猛的遗教,于王猛死后八年,即建元十九年383年 不顾群臣的普遍反对,悍然调集九十余万大军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在今安徽境内)之战中一败涂地。而王猛叮嘱再三要苻坚除掉的鲜卑、羌族上层阴谋分子,如慕容垂、幕容冲、姚苌之流,因为未被除掉,这时便乘机举兵造反,纷纷割据自立,把前秦的一统江山搅得七零八落。到了建元二十一年,苻坚被姚苌杀害了,年仅四十八岁。又过了九年,前秦也终于灭亡。大分裂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元嘉十六年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才告一段落。(新浪文化)[编辑: 孙鹏]
12
符坚在淝水之战后,常常想到王猛的遗嘱,可惜为时已晚。但王猛能力除贪官污吏,先斩后奏,却眼看着这些可能成为后患的鲜卑、羌族降虏却无能为力,也是让人不解的事。符坚的失败不在灭晋,而在于慕容垂、幕容冲、姚苌的内部分裂,古人说不遗贼虏于君父,王猛可谓愧对此言,岂仅是符坚的错误!
柏杨曾经如此评论这位非同寻常的人物:
”王猛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诸葛亮,在他之后有王安石。诸葛亮先生欠缺军事上的成就,王安石先生欠缺强大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先生得以独展长才,把-团乱糟糟的流氓地痞、土豪恶霸,硬是凝成一个整体;不但国泰,而且民安。距今虽已一千余年,但仍使我们对那个辉煌的年代怦然心动。“
王猛确实像诸葛亮一样是最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也和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没有培养出一批出色的官吏队伍,更没能培养出一个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蜀汉便迅速衰弱下去。王猛死后,前秦更是只有十几年的寿命,而究其原因不在于东晋的淝水之战,而在于内部的分化瓦解。这些问题在王猛活着时就已经存在,王猛身为宰相,朝政尽出己手,却不能尽力去解决,终成大患,所以柏杨先生的话固然有道理,但也有不足的一面,当然这也不过是求贤责备,人无完人,可为千古一叹。(新浪文化)[编辑: 孙鹏]
13(来源:东北新闻网)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