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健林 >> 正文

 

新首富王健林到底多少资产?新购买豪华游艇揭秘

远高于医药工业总体21%和23%的增速。目前国内医药制药与医疗器械的产值对比是9.5:0.5,而美国的比值是6:4。今年的榜单上,来自医疗器械领域的富人有迈瑞医疗的徐航和李西廷、鱼跃医疗的吴光明父子、威高控股的陈学利和张华威。在中国监护仪市场,迈瑞已连续8年居第一;鱼跃医疗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威高控股则是中国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制造商。

  得益于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服务业近年来迅速成长,民营资本通过特色专科医疗在医疗服务领域分得一杯羹。爱尔眼科的陈邦是7年来首次上榜的医疗服务领域富人,他早期通过“院中院”形式与传统公立医院捆绑合作,近年来通过“三级连锁”模式在全国11个省市开出19家连锁眼科医院。除此之外,佳美口腔、慈铭体检、爱康国宾、深圳博爱医院等一批民营医疗服务机构也渐成气候,成为孕育新富的土壤。

  节能减排下的清洁能源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动力,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不可再生且价格长期看高,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中国政府对于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视始于2001年,随后将发展清洁能源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使用国、第五大风电开发利用国,产业规模初具。据中国绿色科技组织(China Greentech Initiative)编制的报告称,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的规模5年内将达到每年5000-1000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与行业兴起相对应,一批清洁能源富人迅速崛起,其中尤以发展充分的光伏产业为最。

  以2005年12月施正荣带领尚德电力登陆纽约证交所并一跃成为内地新首富为标志,光伏产业此后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国人的创富热情也由此点燃,先后有天威英利、江西赛维、保利协鑫能源、拓日新能等民营光伏企业上市,苗连生、彭小峰、朱共山、陈五奎等人也由此晋身中国最富500人。而被誉为“世界太阳王”的黄鸣,尽管其领导的皇明太阳能尚未上市,但作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商,于2009年1月获高盛、鼎辉6.93亿元投资。皇明太阳能目前正酝酿上市,预计市值将不低于400亿元,黄鸣持股超过50%,其身家将在现有33亿元基础上再次提升。

  同时,不乏投资嗅觉灵敏的民营企业家,突破原有产业界限,将产业链延伸至光伏领域。通威集团的刘汉元,在饲料产业做大后进军多晶硅产业,但因行业产能过剩于2010年决定退出;正泰集团的南存辉,由电器领域杀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应用产品领域,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并于2009年3月获赛伯乐等PE 5000万美元注资。此类案例还有杉杉集团的郑永刚、方大集团的熊建明、万家乐的张明园、金晶科技的丁茂良等等,尽管多数人尚未上榜,但潜质已经显露。

  事实上,国企对光伏产业的掘金也不甘示弱。天威保变、川投能源、乐山电力、大港股份等已涉足光伏产业的不同环节。其中,天威保变是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与此同时,国内众多热电企业,也纷纷上马光伏发电项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31日,两市共有42家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光伏领域。

  相比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能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市场参与者主要是电力国企,而民营企业相对较少,不过,已经有部分民营企业在核能设备制造领域崭露头角,并上榜500富,如沃尔核材的周和平家族、南风股份的杨泽文父子、盾安环境的姚新义家族。随着绿色产业成为各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清洁能源领域还将迸发出巨大的创富能量。

  新首富王健林背后的“快富”密码

  王健林以401.1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额问鼎《新财富500富人榜》,不过是其巨额身价的些许显露。

  “王健林是历届富豪榜单中的‘漏网之鱼’,对于401.1亿元身价的计算也相当保守。”《新财富》研究员陈福向《中国企业家》直言,榜单对于王健林的估算,不过基于去年的第二轮私募融资、以及工商资料得来——只计算了商业地产部分,对其全产业链的价值还无从纳入,更何况上市后财富规模的大幅翻倍。

  现在说王健林因问鼎榜单而彻底告别“隐形大佬”的称谓还为时尚早,他作为极个别未登陆资本市场即问鼎首富宝座的富豪,其价值尚在另一份榜单《2009-2010财富最快成长50人》中潜伏。在这份榜单中,王健林排名第四,排名第三的龙湖地产吴亚军,收益主要来源2009年赴港上市带来的财富放大,而排名第一的张茵,旗下玖龙纸业的股价一年中则飙升近20倍。

  这次,不过是王健林在正式稳居中国新首富之前的一次路演(与排名第二的许家印仅差15.8亿元),在旗下万达商业地产A股上市进入倒计时之际,不妨探究一下王健林财富快速增长的密码。

  商业地产:打通商业与地产间的“任督二脉”

  “即便在90年代万达有20-30个城市的发展规模,销售突破100多亿的时候,我始终有危机感,觉得这不是做生意的方式:每一年全国新开工12-14亿平米,加上续建就超过20亿平米,以后利润会越来越少。我们一块儿琢磨,就做收租业吧。人多?那就做零售收租业吧。招租、收租困难?那就做订单商业地产吧。”王健林在2009年完成第二次私募融资后的一次公开讲演中,回顾万达商业地产模式的形成过程。

  持续10年下来,万达的模式就与整个房地产行业有了区别。这从200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掉头直下、冰封千里,万达依旧攻城略地、批量“抄底”的气势中可见一斑。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万达一举将5个地块收入囊中。2009年仅利用半年时间拿下10余个城市的核心地段的项目。到了2010年初,王健林的计划再度加码,2010年新开业17个万达广场,2011年计划新开业20个万达广场,到2012年万达广场数量将超过80个,经营性物业持有面积将超过1200万平方米。

  对于如此快速的扩张,王健林的自信恰恰来自于他们难以企及的全产业链。从万达广场到万达电影院线,从万千百货到万达索菲特大饭店,王健林打造了集写字楼、文化娱乐产业、大型购物中心、高星级酒店、公寓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协同其的,则是万达自己的设计规划院、酒店管理公司,以及沃尔玛、百盛百货、美国百胜餐饮集团等共同设计“订单”的跨国巨头。

  “这种商业地产模式布局具有互补性,围绕这个核心的规模扩张比较稳健,同时这种长期租约的模式保证了资金流的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冲住宅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新财富》研究员陈福对记者说。

  王健林对此称之为“打通了商业和地产之间的任督二脉”,“要什么就有什么”令全产业链合纵连横:“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看你现在盈利了多少,而是看万达的商业模式和所有房地产不一样,而且这种企业的估值应该更看好长远的利益。”

  调控“清算”:手持二三线城市“土地牌”

  在王健林的商业地产王国即将振翅起飞之际,一场没有博弈的“单边调控”正在房地产业内进行“清算”,楼市价格也在开发商与消费者的观望中处于僵持状态。

  对于万达资金链能否跟上其迅猛扩张步伐的质疑声也是不绝于耳,特别是在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风险面前,王健林依旧对“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什么就自己来”的思维方式“志在必得”。不容否认,万达目前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流,王健林此前也坦言“不排除对2010年的形势进行重新分析和判断”,然而越来越紧的宏观调控并不同于金融危机,为这位商业地产的先行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此前在平衡“只租不售”模式下的资金回收期间过长问题上,王健林尝试了在万达商业项目周边获取住宅项目溢价。依附于城市综合体之上,与商业资源相互借势,万达广场的住宅区作为关键时期“投资性物业”的避风港,其价值正在分秒增值。与此同时,这个平衡主模式缺陷的反向思维之举,也撼动了住宅地产的行业大哥——万科。

  2010年一季度,万达首次按照上市公司标准发布的销售业绩显示,一季度实现房地产合同销售金额约152亿元,同期万科地产的销售金额为150.9亿元,万达对此数据的注释是:该数据未包含的部分包括商业物业租金收益、酒店物业的收益,仅限于销售的住宅、公寓和可售小商铺的合同金额。从公开资料上看来,这是万达在地产销售业绩上对万科的首次超越,也是其在住宅市场上的一次飞跃。

  另一方面,正如阳光100置业集团总裁易小迪对于调控的评价,“有人得了肥胖症,全国都要减肥,有的还是长身体的小孩子”,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很多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万达自2001年开启异地扩张以来,始终都在扮演一种打造城市商业中心的角色。此次房地产调控要求提高土地出让门槛,亟待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城市更加青睐于商业配套齐全的“城市综合体”,万达模式无疑具备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计划年内在青岛、南京、西安、洛阳、郑州等地陆续扩张。

  伴随房地产新政对保障性住宅比例的增加,阳光新业、华润置地、富力地产等都在悄然向商业地产转型。引用王健林此前所说“这件事情太复杂,先要懂商业,然后才是懂地产,然后还要懂管理”,越复杂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健林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新首富王健林到底多少资产?新购买豪华游艇揭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