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备受关注的学科,在清华大学可以找到非常强大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支持。
这些学科布局的调整,大部分是在近10年完成的,这标志着清华大学已经完成了从多科性工业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过渡。
对大师求贤若渴 对青年关爱有加
“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王大中院士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要创办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清华大学率先进行了岗位聘任等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一流、竞争、流动”的原则实施队伍管理;培养与引进结合,在“百名人才引进计划”、“骨干人才派出计划”、“骨干人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培养和引进措施的支持下,成长起一批年轻的骨干,也吸引了一批学有所成的拔尖人才,特别是“讲席教授/团组”计划,更是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清华用企业等单位的社会捐赠,设立讲席教授职位,聘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教学和研究,这种大胆的创意和手笔,吸引了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著名学者加入到清华大学的师资队伍行列中。
王大中院士说,引进人才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有三顾茅庐、四顾茅庐的精神。而对校内的青年教师,他也是爱护有加,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他甚至利用周末休息日,到学校周围的部分正在建设的住宅小区走访了解情况,琢磨着如何改善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把青年人的切身利益时刻放在心上。
学生培养 分量最重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王大中院士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他关心学生思想政治的成长,关心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10年中,学校先后3次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
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大中院士倡导大幅度削减学生的课内学时,增加学生拓展素质、发展个性的空间。为更高效地培养人才,王大中院士力主调整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于是产生了本——硕统筹的学生培养模式。他曾说:“清华大学有这么好的学生,学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可学生培养却要用更长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浪费。”他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从思想认识、措施办法上抓,而且还从分析学生思维方式的角度入手。他说,我国的教育主要是采用演绎法,有利于打基础和训练;美国的教育主要采用归纳法,有利于创新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但系统性不够;而法国则把二者结合起来,一、二年级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三、四年级偏重归纳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他们的这些教学理念,要把清华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创出一条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师者风范 长者魅力
作为一校之长,王大中院士既以自己的战略思考和驾驭能力为清华大学的发展倾其心智,又以其谦和的为人和朴素的作风深受师生们的爱戴。
王大中是清华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作为学校党委常委,他与同志们平等地讨论问题,作为校长,他尊重党委的决定,尊重其他同志的意见,他既有领导者的魄力与胆识,又注意发挥周围同志的积极性,民主和集中在这个领导班子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同时,他重视听取专家和师生员工的意见,学校讨论工作时,他总会想到听一听专家、教授们的意见;他经常就学校的重大问题在每年两次的教代会上作报告,学校出台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都要拿到教代会上去讨论、征求意见,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作用。对待普通的教师和学生,王大中院士显得很平易近人,很谦和,他会在上下班的路上,依着自行车听一位教师向他反映系里的情况;他会在清晨6点多到图书馆查看管理情况,帮助学生们解决早晨进馆拥挤等问题;他会如约出现在学生毕业合影的人群中;他骑的那辆旧自行车在师生中是出了名的,他甚至会因为自己的自行车被撞倒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是我的车子没放好”;在“非典”下的校庆日,他与学生们一起为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折纸鹤。难怪在他离任后不久的一次聚会后,学生们将他团团围住,请他签名留念,一两百人形成的包围圈水泄不通。
王大中院士是谦和的,但他也是一位严师,他的严谨、严格与他的平易、谦和一样,给周围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科学家的头脑使他能够敏锐地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现象所干扰;工程师的训练使他重视方案的可行性和措施能否落实。他曾经不止一次在讨论中提出一些要害问题,使得有关人员不得不考虑重新制定方案;他也曾反复告诫干部们必须以对学生负责、对教职工负责的态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他还曾严厉地要求大家,改革方案和措施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没有必要的基础数据不要拿到会上来讨论。这些,使得不少干部在向王大中汇报工作时格外慎重,准备工作做得特别充分。
抗击“非典” 情为师生系
今年4月,非典型肺炎在京城肆虐,突如其来的灾害考验着北京人民,也考验着全校的师生员工,清华大学打响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清华园保卫战”。作为一校之长,王大中院士心急如焚,党委与他一起,当即作出了成立“学校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的决定,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他随时掌握学校预防“非典”工作的进展,了解学校各方面措施的落实情况,他在全校防治“非典”紧急大会上作动员讲话,面临着日益蔓延的疫情,他用自己所熟悉的核物理中“链式反应”的概念来比拟“非典”可能的传播趋势,强调必须对其有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以对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落实各项措施,打赢这场防治“非典”的战斗。
4月27日,是王大中院士在校长岗位上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上午,学校将召开专门的干部会,宣布新一任校长的任命决定。而他这时想到的仍然是如何有效地保护学生,如何使学生免受感染。这一天恰逢清华大学92周年校庆日,没有了往常各种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校园里仍然充溢着昂扬振奋的气氛。王大中院士来到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他仔细了解和询问食堂的通风和卫生情况,了解宿舍的消毒和管理措施,他听说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室外排练,欣然前往,并发表讲话。他说,学校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同学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后,学生们把王大中院士团团围住,纷纷请他在自己的“非典”时期临时身份卡上签字,并留下特别珍贵的合影。
离开校长岗位后,王大中仍然关注着学校抗“非典”的斗争,“五四”青年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