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
|
|
|
企业介绍:沙钢集团 |
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
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钢铁动态"(WSD)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钢铁业信息咨询机构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世界级钢铁公司"。在设定的20项测评指标中,涉及营业成本、技术革新、盈利能力、国内市场成长、地区支配能力及低成本融资渠道、扩能等广泛领域,对企业竞争力有较为全面、权威的评估。近5年的排名中,已有中国大陆的宝钢、沙钢、鞍钢和马钢位列其中。2005年的测评结果显示,沙钢竞争力列全球第十四位。
一个起家于轧花厂的轧钢车间,地处长江岸边不知名的小镇,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支持的钢厂,靠什么迅速崛起,竞争力究竟源于哪里?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道出他的真谛。
沈文荣认为,一个企业,往往是人家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你就有了超越别人的竞争力;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做到了,不能叫竞争力。有些事情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做得到,产量高了、规模大了却未必能做得到了。比如岗位责任制,企业都有,制订容易,落实起来却是很困难的。企业管理是硬功夫,它是在企业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沙钢竞争力的形成原因何在?沈文荣将它归纳为六个方面:
第一是沙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登攀"的企业精神。每一个成功企业的历史,都是不平坦的,都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勤俭办厂干起来的。沙钢多少年来都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办事以节约为原则,办同样的事要尽量少花钱。
创业之初,往往容易艰苦奋斗,因为什么也没有,要创业只能艰苦奋斗。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否坚持艰苦奋斗,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放弃,就难以做到了。沙钢在企业建设上始终坚持勤俭节约,总资产仅313亿元,职工总数9500多人,占地10平方公里,就达到了年产近千万吨钢铁的规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一般企业要达到这样的规模,要比沙钢多花上一倍甚至几倍的投入和人力。
沈总认为:企业技术设备谁都可以引进,但是最应该首先引进的是企业精神。谁也不会找一个外人帮助建立这些精神。要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更需要这些东西。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办厂宗旨,这些文化扎根于企业的土壤中,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会生存下去的,否则大厦建起后会倒塌的。和沙钢同时代建起的小钢厂在江苏有上千个,当年钞票赚得比沙钢多多了,现在却90%以上倒闭了,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吃光用光分配光。艰苦奋斗不能量化,但实实在在,它是企业的一种内在动力。沈文荣说,沙钢的企业理念很简单:"我们的决心就是我们的资源,我们的信念就是我们的未来",反映了一个民营钢厂,面对缺少资金、缺乏矿产资源的现状,认准目标、坚持努力、艰苦奋斗的坚强信念。
第二,科技创新水平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沙钢白手起家,"弹棉花的出身",能有多少钢铁专业的技术人员?1982年到1983年,沙钢只有两三个大学毕业生。1988年才引进一批大学生,因为已经意识到必须有自己的研发人员,否则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落后。沈文荣说,沙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技术引进,提出"技术改造高起点,不搞循序渐进"的新观念,打破了"小改小革年年搞,年年有进步,年年要改造"的传统模式,一步到位,高起点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生产线,确保跨世纪不落后。表面上看来当时多花了钱,实际上大大地节省了钱,产量、质量、效益都上来了。后来的一些项目引进一、二年就收回投资,然后再搞新的技术改造。这样规模成倍增长,与一同起步的企业距离越拉越大。沈文荣说,那些企业有了钱,就大手大脚花钱,八十年代,沙钢职工每月发五、六百,他们发一千、一千五。企业发展个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培育竞争力企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沙钢一直在领导班子和职工群众中统一思想,勒紧裤带,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所有的钱用在技术引进上。
在引进先进装备的基础上,沙钢对引进设备存在的一些弊端,做了一些小改小革,减少了故障,提高了水平。沈文荣认为,不要以为洋设备不能动,它们有些方面也会落后,有些不适应中国国情。比如引进设备要求回收的废钢必须达到欧洲标准,国内做不到,沙钢就根据中国国情,在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攻关,对引进的技术装备进行适应性改造,使企业竞争力全面提高。
第三是抓产品质量、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生产。十五年前,沙钢处于中小企业水平时,产品质量是同行最好的。当时年产量只有四十多万吨,钢窗料在国内市场却占65%,是当时品种最多、规格最全、质量最好、价格最合理的,从来都是按照定单一次供货,不拖拖拉拉的。隔几年,新型材料铝合金出来了,沙钢急流勇退,又推出螺纹钢,迅速形成360万吨的生产能力,有6条生产线,居华东地区第一、全国第二。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形成规模化生产。包括后来的5条优质线材生产线,300万吨的生产能力,都说明这一点。
沈文荣认为,沙钢如果没有生产水平的高档次,就没有竞争力。规模化生产能够调动市场,专业化生产能提高质量。当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是最大时,就必须以一种产品争取单打冠军,争取局部地区优势,掌控市场。同时要考虑社会需求有多少,起码看看方圆500公里内有多少需求。
第四是搞项目建设要像搞房地产一样会赚钱。很多企业都在加大投资,搞建设、上项目,但是缺乏研究,比如成本多少、市场如何?投入产出比是多少?按市场规律研究项目,控制成本是沙钢的一大诀窍。同样的装备、规模,尽量少花钱,很多项目现在看来只投入了同行的50%成本。
沈文荣说,1994年沙钢建润忠分厂厂房时,北京钢铁设计院按标准提出设计方案,每平方米造价2500元,总投资要22亿元。沙钢算算觉得不对头,要求修改方案,结果投资额缩到13亿元左右,厂房造价改为每平方米1580元。沙钢还是不满意,就找江苏设计院设计,要他们按照沙钢的方法设计方案,利用从前苏联以废钢价格买回的槽钢、角钢,只要保证安全可靠、美观大方就行。结果厂房造价每平方米只有780元,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又节省了4300万元。
第五,区位优势也是沙钢重要的竞争力。沙钢地处长江岸边,有自己的码头,岸线长达7公里。这是沙钢原材料、产品进出口的通道。长江沿线和大运河沿线有不少钢厂,一些也有自己的码头,但是自然条件不如沙钢。沈文荣算了一笔账:沙钢码头都是深水线,5万吨的原料直接进入码头,货轮每靠一次岸,就比别人节省200万元,每月至少靠三次岸。产品也是通过水运进入市场,成本又比别的厂家低,水运成本只是铁路、公路的一半。沙钢组织生产的成本比一般钢厂便宜了100-150元/吨钢,因此也降低了经销商的成本。消费者用同样的钱能买到高质量的钢材,这就是竞争力。
第六是沙钢领导班子以及个人的影响力。沈文荣认为,一个企业有没有未来?企业未来的管理能否有声有色?领导班子的稳定很重要。沙钢目前的领导班子副总以上的13人,其中4个人已到退休年龄,但公司发展需要他们暂时留任。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沙钢当务之急是引进人才,储备人才,形成人才梯队。
沈文荣说,领导班子有连续性,领导干部从进班子一直干到退休,好处在于对沙钢事业的思考不是短期的,对沙钢的未来是负责任的,弊端在于领导班子容易因循守旧,犯经验主义、保守主义的毛病,自己感觉良好,不愿自我否定。最好的办法是既要稳定又不要老化。
关于人才问题和队伍建设是沙钢目前面临的最大任务。沙钢用人上一直比较宽泛:不管是外地的还是本地的,一视同仁;学历不论高低看能力,不唯文凭唯水平;犯过错误的只要改正了、只要有能力照样可以提拔重用,不犯错误的不一定能做领导,这一点在沙钢是有争论的。公司重用了几个曾经犯过错甚至犯过罪的人,于是经常有人责问厂领导:为什么沙钢要收留这种人,难道我们还不如他们?但是沙钢目前人才紧缺,企业内部就必须提倡三流人才做二流的事情,二流人才做一流的事情,为的就是激发大家的创造力,挖掘所有人的潜能。(姚静)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沈文荣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沈文荣:谈浙商三大特点 建议苏商学习 |
下一篇文章: 沈文荣同志简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