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同党内历次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在这一斗争过程中,任弼时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央苏区
1931年4月,任弼时受中共中央派遣,以中央代表团负责人的身份同王稼祥、顾作霖一行从上海秘密进入苏区。任弼时进入苏区后,通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第二次反 “围剿”战争发现:项英犹豫不决(特别在军事行动上),领导战争能力弱,而毛泽东“有独特见解,有才干”。特别是在大军压境之际,毛泽东洞察敌情,临机果断,指挥若定,因而萌发出推举毛泽东作为苏区党的主要领导的信念。
任弼时充分肯定了以毛泽东为前委书记的苏区几年来的工作,并推举毛泽东为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之后,他筹备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毛泽东实际上成为苏区最高领袖,这为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任弼时在1931年11月初的赣南会议上,曾不点名地对毛泽东写的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进行了错误的指责,认为是“狭隘经验论”。但当时在王明路线占据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这种批评与指责,实为言不由衷,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因为如此,中共临时中央认为任弼时的批评不得要领,没有上纲上线。随后他们发起反罗明路线斗争,“打毛排弼”,将任弼时派到了湘赣省委。
长征路上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我党的领导地位,但不久,又受到了张国焘严重的挑战。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在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面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任弼时进行了坚决斗争。7月27日,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当张国焘提出西绕青海,北出甘北的计划后,9月18日,西北局举行会议,否定了这一计划,决定北上,向静宁、会宁进军。但过了岷州,张国焘又违反决定,准备从洮州过河西去,此计划又被制止。张国焘再次迫于情势不得不于9月27日致电陕北,承认中共中央的领导,同意北上。
红军长征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毛泽东的威望,任弼时力促三军会师,有力地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共产国际
1937年11月底,王明从共产国际回国。王明的独断专行,共产国际的错误意见,使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变得十分微妙。
1938年3月,中央派任弼时到达莫斯科。4月14日,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他向主席团递交了题为 《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的书面报告大纲。任弼时的大量工作,使共产国际做出了 《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充分肯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
整风运动
1941年3月的政治局会议是整风前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讨论了增强党性的问题。为了进行整风的准备,会后任弼时根据毛泽东的提示写了 《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对为什么要增强党性和如何提高党性修养进行了系统阐述。
在以后的整风学习阶段,任弼时又针对中央党校的学员,在学习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文件时提出的许多问题,作了关于增强党性的长篇报告,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党性问题。这对于全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特别是对加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一元化领导起了重要作用。
1945年4月23日,在任弼时(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大会秘书长)和其他同志的精心筹备下,中共七大开幕。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无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牢固地确立起来。
廖良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