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ian >> 钱起 >> 正文

 

论才子诗人——钱起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诗。
    《湘灵鼓瑟》典出《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湘灵:指娥皇女英。海若:海神之号。冯夷:河伯之称。历九疑,过湘江,穷方外,观遗迹。远游南方,列名独详,入耳之乐,益弥悲凉。这种典中有典的诗题,穷天入地,最易束缚士子的思维,且又是在科考中?钱起却是灵感顿来,才思奔涌:“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首联破诗题,镶入“鼓”、“瑟”、“灵”,而“帝子”代指娥皇女英,其泪尽滴血化斑竹为四联“苍梧”、“怨慕”埋下了伏笔,既点明了环境,也渲染了“苦凄”、“清悲”的气氛。第二联紧承其旨,一个“空自舞”,一个“不堪听”,仙界飘渺的海神,行程迢迢的“楚客”。三联重笔在“杳冥”,悠长的金石之音,“传潇浦”“过洞庭”。其音为“湘灵”所奏,当然是“曲终”而“人不见”。其诗想象驰骋,天上人间;神秘瑰丽,琴瑟幽幽;彼此相融,似真似幻。尤其是尾联,以点睛之笔,从心灵深处感召着读者,引发对“曲终人杳”的无限惆怅。美学家朱光潜曰:“曲终人不见”表现的是消逝,而“江上数峰青”表现的则是永恒,曲终人散,青山常存,启示了一种哲学意蕴。钱起以活跃丰富的形象思维与深邃精当的个性语汇,将有限与无限交错扭结,描绘出摸不着却能看得见的意境,让人置身绿水青峰,遐想空灵超脱。

                          三
       及第出仕的钱起,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唐肃宗乾元年间任长安附近的蓝田县尉,与“诗佛”王维时相过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一779年),任司勋员外郎,官至考功郎中,人称“钱考功”,“大历十才子”。“大历才子”之称,最初见于中唐人姚合所编的《极玄集》,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曰:“员外(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王维),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迥然独立,莫之与雄。”文宗王维推尊钱起,“许以高格”,他人“莫之与雄”,公认钱起为“十才子之雄”。当时士林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钱起、郎士元共享盛名,出现“自丞相已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饯别,时论鄙视”的风气。
     清丽空灵是才子诗人钱起诗歌的最大特征。如《归雁》诗:“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哀怨却归来。”雁是候鸟,随着季节而南来北往,古人认为大雁南飞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诗人由归雁想到它们的栖息之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湘灵鼓瑟”。进而把鼓瑟同大雁联系起来,生发出奇妙的艺术构思——大雁的归来不是生活习性的本能,而是湘灵鼓瑟的原故。诗篇起笔突发奇想,表层之意对大雁提问:“何事回?”接着横插一笔,描绘潇湘下游的秀美风光。深层之意在探索:大雁为何舍弃湘江呢?三、四两句雁儿之答更奇:潇湘虽然风景秀丽,食物丰美,可湘灵月夜鼓瑟,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凄清哀怨。大雁承载不了感情的重负,只得起飞回归来。诗人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借助于丰富的想像和优美的神话,婉转地表达了游宦他乡的羁旅之思。整首诗构思新颖,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境清远。这折射着湖州丰厚的文化蕴含,也释放着顿悟的灵性。
      钱起的诗歌创作多为五、七言近体。“大历诗人之诗,形式多五七言近体诗,五律尤多。”闻一多先生之言,精当地概括出以钱起为雄的“十才子”诗在体式方面的特点。十才子现存诗1500余首,五律和五言排律多达900余首,钱起竟然有143首,占其总数的16%,占个人的总数44%。这恰与盛唐相反,李白古体诗占其诗篇91%,杜甫古体诗占其诗篇29%。古体诗最能体现盛唐诗人的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钱起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论才子诗人——钱起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