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o >> 莫顿 >> 正文

 

发明麻醉剂的人:莫顿

发明麻醉剂的人——[美国]莫顿(1819~1868)

  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还是在没有任何麻醉下接受手术。一声声痛苦的呼叫深深地印在一名美国外科医生的脑海中。他深知,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凡是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都必须拿出自己的学识为整个人类服务。而这位医生就是麻醉剂的发明人——威廉•莫顿。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业绩,就在于他在理论上证实了乙醚作为麻醉剂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正式确立了乙醚作为医用麻醉剂的可行性,为人类医学事业的进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聪颖的少年

  威廉•莫顿(Wiui锄Thomas Green Morton)是美国著名牙科专家、医学发明家。他于1819年8月9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查尔顿小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家庭。其父詹姆斯•丽贝卡•莫顿是当地的一位农民,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主张应让孩子读书,惟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其母也是一位普通农民,非常支持自己的丈夫。莫顿在完成了初级学校的学业后,又顺利地前往马萨诸塞州著名的北菲尔德中学接受教育。

  莫顿在学生时代,思维活跃,见义勇为,为此常违犯学校纪律。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还是学校各种活动的积极分子,对任何问题和事情从不盲目服从,喜好独立思考,喜欢对问题问个为什么、怎么办?他在北菲尔德中学读书期间,对校长和老师的指示并不盲从,在他看来,他们的指示有时违反了教育规律,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应该盲目执行。

  然而,正当莫顿准备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时候,家中传来了不幸的消息——父亲生了重病。莫顿不得不收拾行装,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带着北菲尔德中学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去波士顿寻找工作,为家里分忧解愁。这一年,威廉•莫顿仅17岁。

  立志治病救人

  波士顿的日子对于莫顿来讲是一场痛苦的回忆:他当过银行的小职员、邮局的邮递员,还做过鞋店的推销员……白天要拼命地工作,晚上才能回到贫民窟里休息,就这样周而复始。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波士顿的贫民有了很深的感情,也深深地体会到医学的重要性。于是,莫顿再一次拿起了久违的课本,准备温习后报考医学院。

  1837年,莫顿终于接到了巴尔的摩牙科学院的通知书——他迈出了成为医生的第一步!当莫顿手捧通知书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多少不眠的夜晚,多少勤奋工作,终于有了今天的收获。

  当校长了解到莫顿的生活情况,立即决定免除他的一切费用。莫顿也没有辜负校长对他的一片厚望,在巴尔的摩牙科学院的3年时间里他更加刻苦学习,发愤读书。由于他有顽强的毅力,又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因此他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尤其对医用化学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医学才能和独创精神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扬。莫顿那意志坚强、勤奋努力、永无休止的对医学进行探索的精神,为他后来发明麻醉剂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巴尔的摩牙科学院是全美著名的牙科学院之一,它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著名牙科医生。1840年,它的最著名的学生——威廉•莫顿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了。

  毕业后,莫顿选择了波士顿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1842年,他与同学韦尔斯一起开业行医。莫顿深切同情当地的穷人,经常免费为他们看病,他的诊所经常人不敷出,这一切也加速了他与韦尔斯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合作仅仅维持了一年,二人就分道扬镳了。

  在此以后,莫顿仍在波士顿继续当牙科医生,继续为当地的穷人服务,此时,他已具有较高的声誉,被当地人誉为“健康天使”。

  度过一段时间的行医生涯,莫顿深感知识的不足。于是,1844年3月,25岁的莫顿又在哈佛医学院注册学习,同时仍坚持从事牙科实践。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他不得不两地奔波。紧张的工作学习极大地损害了他的身体。身体状况的恶化,使得他仅在哈佛医学院学习了两个学期,没有获得学位就离开了学校。

  莫顿学医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人类造福,他在日记中曾写道:“不停地斗争,为真理而献身,为科学和人民死而无憾。”正因为他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刻苦钻研,才会取得优异成绩。当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时,他毅然应征加入北方军队,担任军医。他在野战医院工作了整整三年,其高超的医术救活了数以千计的伤员。

  麻醉剂的发明

  其实,莫顿为后人所纪念的是其一生都在促使医学界承认并采用外科麻醉术。而在此之前,由于没有麻醉手段,人们只能在极为痛苦的条件下接受手术,一些人甚至由于过度疼痛而死在手术台上。莫顿麻醉剂的发明和使用结束了这一可怕的历史。

  大约在莫顿发明麻醉剂之前50年,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发现了氧化亚氮。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吸入氧化亚氮后产生了一种眩晕的陶醉感,使人的抑制能力降低,很容易发笑、叫喊或流露出某种特殊的情感,因此,他又将氧化亚氮称为“笑气”。戴维曾设想将它用作麻醉药,并在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氧化亚氮的麻醉作用。但是,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莫顿对戴维的实验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经过莫顿多次试验证实了氧化亚氮虽具有部分麻醉效果,但对于大脑皮层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能安全地当作麻醉剂使用。

  1844年夏,他为了提高化学知识及医学水平,来到他的校友杰克逊那里学习,并与他住在一起。杰克逊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医学院,是一位化学家。在一次闲谈中,他们谈起了拔牙的话题。莫顿谈到拔牙时如果能抑制牙神经就好了。杰克逊说,他有些乙醚,这种东西可以减轻牙痛,随后给了莫顿一些乙醚。后来,他们又讨论起了乙醚对于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毒副作用。杰克逊还提到,牛津的一个学生用手帕吸人乙醚,吸人后产生了旋转、麻醉的感觉。“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杰克逊不经意的谈话,却使莫顿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想到了使用乙醚来达到消除拔牙疼痛的目的。

  莫顿从杰克逊那里借来了各种介绍乙醚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对乙醚在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作用问题认真研究。当莫顿得知乙醚对于动物没有危险时,异常兴奋。他还从书中找NT关于乙醚吸入法的记载。莫顿在笔记中记录着:“医学院在讲授乙醚时,只是将其作为抗痉挛剂与止痛剂使用,吸入过量时会导致中毒,丧失感觉等。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莫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发明麻醉剂的人:莫顿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