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一要准,二要稳
龙乐豪称,有关风险的关口特别多,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关口,长征三甲火箭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起飞,并把嫦娥一号准确送到预定的轨道上。“这个非常重要”。龙乐豪表示,“这个火箭是第15次飞行了,以前是百分之百成功。本来有把握的,但对于高技术行业来说,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谨慎细致。”
第二个关口,就是测量跟踪的问题。就是说,要在地球距离月球如此远的距离,让“嫦娥一号”听话。据龙乐豪介绍,中国是第一次把卫星探测器发到40万公里远的太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过。
对于这次嫦娥奔月的风险问题,身为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不仅有风险,而且风险还相当大。风险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前苏联,甚至技术最好的美国,都必须承认。”
龙向记者介绍,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共发射了114次卫星,成功率只有50%,包括卫星、探测器、飞船在内,“都只有一半成功”
记者不禁追问:“既然如此,那么您对嫦娥一号这次发射的成功把握到底有多大?”
龙乐豪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表示:“我对我们中国的火箭技术还是充满信心的,我认为会成功发射。”
安全
我国火箭性能十分稳定
火箭放7年之后照样发射成功
“我国火箭性能十分稳定,一般放个半年一年发射没问题。”西昌卫星中心技术专家昨日介绍,我国有一枚火箭放在“家”里7年才发射,结果照样成功升空。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权威专家昨日介绍,目前,我国火箭性能较以前大大提高。“长三甲”火箭的最高载重为2.6吨,比以前2.2吨的载重大大增加。
“火箭飞行时,其测量系统还可以将运行数据通过无线设备传送下来。这些参数是评价火箭性能的重要依据。”该专家昨日自豪地说,根据以前的发射经验,“长三甲”以前每次的表现都很不错。
技术
劣:“中国探月技术与美国相差20年
外界有说法——中国探月技术要在20年后才能赶上美国,龙乐豪对此并不否认。
他坦言,“美国人在1960年代就登上月球了,在此之前曾经有60多次发射卫星上月行动。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只能说比美国1950或1960年代的(航天)水平要高。”
龙乐豪表示,“中国人真的要登上月球,还有20年左右的努力,这是事实。”
1
稿源: 长江商报
优:嫦娥在某些技术领域超过美国
同时,龙乐豪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次发射的嫦娥一号,在某些技术领域是超过美国的。
“譬如,这次探月的范围增大了,这是美国当初没有做到的。还有,只有中国首次把微波技术,运用到了月球探测上面。”
说到此处,龙工很自信地说,我们中国人肯定会把发射卫星超过美国的时间缩短。
目标
对嫦娥奔月工程的组成,龙乐豪总工总结为5部分,分别为火箭、卫星探测器、地面测控跟踪系统、发射塔和指挥司令部、还有地面运营系统等。这次嫦娥上太空后具体做哪些科研工作呢?龙工将其总结为两大目标。
绘月图、探矿储、识土层、测距离
首先是科学目标,首先,嫦娥一号上天后能把月图绘画出来,第二要探测矿物质含量,第三要把月亮的土壤有多厚,月球上独有的很多能源很珍贵。第四,探测从地球到月球这个40万公里的空间距离中,环境如何,大气,辐射强度怎样,磁场等等。“这些都是必须的目标”。
建立我国升空探测的基础
第二个目标是“工程目标”。一个是研制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卫星,让它到达目标轨道,绕着地球转起来。第二,通过此把我们国家升空探测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嫦娥一号”将搭载一台CCD立体相机和一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完成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测量;
探测月球元素分布。将用伽马/X射线谱仪探测月球上14种元素的分布。了解月球上分布着哪些资源,将来建月球基地时就可选择在资源富集的地区,通过开采月球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3的资源量。将搭载一台微波探测仪,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探月卫星上装载微波遥感装置。利用该仪器可估算出月球土壤厚度和月球上氦-3的总量及分布。氦-3是地球上极其稀少的可替代石油的能源;
监测远至40万公里范围的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这些关键数据对今后深空探测器的环境防护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本次发射,我很有信心”
——对话嫦娥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
面对近期复杂多变的天气,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火箭发射系统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不出现大的雷电暴雨,就一定会按时发射“嫦娥一号”。这位有“航天少帅”之称的航天人来自湖北浠水县。
昨日下午6时,他用一口带着浓浓黄冈腔的普通话与长江商报记者进行了对话。
长江商报:您当年为何想到报考航空航天学院?
岑拯:1982年,我高中毕业。在填报高考志愿书时,在老师的推荐下,就选择了一个和机械有关的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来自农村嘛,就是想到读书也好,干什么也好,要学一门“手艺”。那时,航天对我而言是一个空白,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发射卫星。
长江商报:就事业而言,您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者,觉得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岑拯:真的谈不上什么成功经验。我是误打误撞走上航天路的。还是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吧。比如说让我干石油、化工等工作,我还是会同样认真地工作的。
长江商报:听说您为了工作,已经连续15年没回家去?
岑拯:是的,主要是工作太忙一直走不开。也就没回老家去。我妈妈已经去世了,老家只有爸爸在家里。前年,我把爸爸接到西昌住过一段时间,但很惭愧当时忙于工作也没好好陪他一下。
长江商报:“嫦娥一号”发射日渐临近,您现在是否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岑拯: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