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完全了解,我是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命令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二)
1926 年7 月9 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刘峙第二师担任总预备队,跟随蒋介石进入湖南,先后参加武昌、南昌的攻城战斗。因在南昌的激烈战斗中,指挥官王柏龄突然失踪,刘峙便接替了指挥官一职。在蒋介石的总指挥下,刘峙率第一、二师击溃了南浔铁路正面的孙传芳军队,到达吴城。11 月24 日,北伐军在江西全境取得胜利,奉蒋介石之命,乘胜进军浙江。1927 年1 月,刘峙在浙江桐庐县横村埠将卢香亭的主力打垮,便率军进入浙江省城--杭州。2 月,在上海附近的松江,遇到毕遮澄率部顽抗,刘峙将其击溃后,乘胜攻下上海附近的昆山、太仓、浏河等要地。此时的上海工人纠察队在北伐军的胜利鼓舞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成功。刘峙率部移防上海、闸北、吴淞一带,担负警备任务,随即又调防镇江、常熟。4 月12 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使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镇压了。
1927 年5 月,刘峙被任命为第一路军第十三纵队指挥官,受命由常熟渡江,进攻北洋军周荫人防地,周荫人部不堪一击,刘乃率部乘胜追击,直达灌云、东海,再克涟水、淮阴,最后驻防江都。
同年8 月,孙传芳不甘失败,偷袭龙潭。此时刘峙部队已返回江南,拟到杭州休整。忽听孙传芳偷袭,刘峙即令副师长徐庭瑶率部迎击,自己马上从杭州起程,亲率第四团赶往镇江,指挥作战。8 月28日,刘峙在行军途中,所乘火车与另一火车相撞,死伤二百余人,刘峙也负了伤。他带伤指挥部队转入防御。孙传芳发动全线进攻后,刘峙阵地被突破,形势危急。幸亏增援部队赶到,次日转入反攻,将孙军全部歼灭。此役结束后,刘峙擢升为第一军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率部驻防上海。
蒋介石奠都南京后,为巩固他的统治,于1928 年再次北伐,以刘峙的第一军和顾祝同的第九军为主力,沿津浦线向孙传芳发起进攻。
刘峙的第一军沿铁路正面攻击;顾祝同的第九军担任津浦路左翼攻击。何应钦原来和顾祝同的私交较好,认为顾比刘稳健能干,应由顾来统一指挥一、九两军。结果,与何的想法相左,顾怕突前吃亏,迟疑后撤,而刘峙未接到后撤命令,仍向前推进,在长淮卫与孙军遭遇,一战而胜,并占领了蚌埠。而顾军后撤了60 公里,落后了一天。因而何应钦改变了看法,对刘峙加以重用,由刘峙统帅一、九两军,从而使顾祝同很长一段时间在刘峙的麾下听命。
此后,刘峙在蒋桂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卖命,屡屡在形势不利的局面中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立下赫赫战功。1935 年4月,刘峙升为二级陆军上将,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军界上层均对刘峙的"福星高照"、官运亨通表示羡慕,都誉他为"福将"。
(三)
1936 年12 月8 日,蒋介石飞抵河南洛阳,做50 大寿,刘峙、商震、张学良等纷纷前往拜寿。张学良力劝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蒋介石非但不听,还对张学良大加训斥。接着,蒋介石飞抵西安,在临潼扎下行营,准备对东北军、西北军督战,实施对陕北根据地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12 月12 日凌晨,张、杨率兵包围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其时,刘峙正在江苏赣榆检阅部队,闻变后星夜返回徐州。军政部长何应钦通知刘峙,迅速回洛阳,集结部队,准备西进。接令后,刘峙迅速急电第七十军军长樊崧甫,抢占潼关;又命洛阳警备司令祝绍周,将驻洛东北军重炮旅缴械,并令所辖各军,严密戒备,整装待发。14 日,他又派飞机飞临西安上空,散发传单、标语。
16 日,国民党中常委决定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司令",令刘峙为东路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在防地立即就职,派徐庭瑶为前敌总指挥,兵分六路,进逼西安。这完全是紧跟何应钦,与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顾祝同等人的意见相反,明显地要置蒋介石于死地。但是,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转晴,25 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宋美龄乘专机飞抵洛阳。刘峙忙带高级军官到机场迎接,并命人挥舞小旗:"欢迎校长胜利归来!""蒋主席万岁!""打倒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下机后,马上把刘峙喊来,脸色阴沉地命令:"马上把旗子放下,不准喊口号,汉卿马上就到。"刘峙自讨没趣,只好自认倒霉。从此,他江河日下,"福星"将不再降临于他了。
1937 年7 月7 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8 月12 日,刘峙被任命为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由开封进驻保定,防守平汉路沿线。同时防守这一地区的还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