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可修好铁路、汽路、桥梁,以现在雨势来看,能否如期完成仍无把握”。为此,刘亚楼亲自和护路军司令员苏进等人研究了修路及车运计划、保障措施,向部队和铁路双方提出了详尽而具体的要求。
听完刘亚楼的汇报,边听边陷入深思的林彪面上展露出一丝笑意,点点头,连说:好,好!
罗荣桓和谭政也表示赞同,大家一起制订了翔实可行的北宁线作战计划。
晚上,刘亚楼近似挑剔地重新审视了一下初定的作战方案,觉得应是可行的。只不过,除此之外,还能不能再开辟一条渠道,既能避免蒋军阻我南下,又可更有力地保障计划的顺利进行呢?如果在我大军声东击西的动作中,能派出一部电台编造假情报,隐真示假,造成敌人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以此来配合我攻锦行动,那就更好了!
他一夜苦思。
第二天晚上,大雨滂沱,一辆美制吉普车钻出了东总指挥部,风驰电掣地朝哈尔滨大街直驶去。在一处房子前,车门开启,首先跳下几位斜背驳壳枪的警卫战士,接着下车的正是刘亚楼。
这里是东北局社会部办公场所。东北局社会部部长汪金祥、副部长陈龙对103首长表示欢迎。
刘亚楼热情洋溢地说:我首先代表总部表扬你们和邹大鹏同志。你们的情报准确极了,很不简单,101、102也多次表扬你们。
刘亚楼对社会部的情报工作确实是满意的,他称之为一把隐藏的利剑。林彪也说这把利剑的作用不亚于一个纵队。社会部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形势下,开辟了情报工作的阵地,并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情报队伍。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工作却十分出色。他们有的打进了国民党党务办事处,有的则潜在国民党军统组织内部,基本上掌握着几方面敌人的活动情况。
陈龙说:对,我们手中掌握了一部编号为“二五七组”的特务电台,是蒋军国防部二厅长春站派来哈尔滨刺探我军情报的独立台。它的情报,敌人一直深信不疑,被我们破获逆用后,敌人还未察觉,是否可以在我们严密控制下利用这部电台发假情报以迷惑敌人?
刘亚楼当即点头,严肃而充满期盼地说:我找你们,正是想在这上面做文章。你们多想想法子,好好研究一下具体内容,明早提出方案,总的是要让假情报信息能在敌人心目中发挥最大的可信性。
翌日上午,汪金祥、陈龙来到东总那座欧式小楼,向刘亚楼汇报了方案:让被我掌握的逆用电台发报向国民党军国防部长春站“请示”,就说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有个作战参谋,离心倾向很大,是否可以拉过来,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共军的军事机密。
刘亚楼眼睛一亮,大声说:你们这个戏唱得可不小!如果这份电文能蒙骗敌人,那我们就可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刘亚楼知道,汪金祥、陈龙他们和国民党情报机关打交道已有数年时间,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因此说:我相信你们,只要101、102没意见,马上照此进行,需要什么配合,野司全力提供。
林彪、罗荣桓听完汇报,表示此方案可以一试。
如此这般后,很快就接到敌“长春站”的回电,说了一通褒奖和赞许的话,要求速报林彪司令部作战参谋的姓名、年龄和军阶,以便加官晋爵。
陈龙看到译出的电文后,千斤重担放下了一半。在他的严密组织下,“二五七组”电台复电,说这位根本不存在的作战参谋叫王展玉,31岁,并说王参谋最近就有一份重要军事情报准备拍发,作为他参加组织、弃暗投明的晋见礼。
“长春站”对此深信不疑,立即回电加封他们梦想拉拢到的东总核心参谋“王展玉”为少校谍报员,并表示只要提供的军事情报作用重大,随时都可晋升。
听完汪金祥、陈龙的汇报,刘亚楼赞许说:你们的戏唱得有声有色,很好!看来,这场情报战已经成功拉开战幕,压轴的重头戏很快就要来了!
大战前的准备紧张而有序,刘亚楼全力以赴地投入繁重的调兵遣将,和人员、粮秣、弹药等的军运工作之中。林、罗首长身体都不甚好,他年轻,又是强劳力,尽可能多挑些担子。
除围困长春之敌外,东野另以4个师的部队,并多用了不少番号,大张旗鼓地向东线沈阳方向进军,“东总”的番号也赫然出现在向沈阳进军的路上。
东野佯动开始后,“二五七组”电台立即发出情报,称共军大部队正在四平、吉林至沈阳间运动。随后又发电报告了东野的出发时间、行军路线和宿营地点。
敌人经过空中侦察、地面特务报告以及其他方面的查证,果然证实吉林、沈阳间有共军大部队运动。“二五七组”电台所供情报“属实”,无疑是出自共军内部接触上层机密的人员之手,其电台台长马上被擢升为上校,提供情报有功的“王展玉”也因此受到嘉奖。
堪称名将的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