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亚楼 >> 正文

 

[图文]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毛泽东命名“天津方式”

  毛泽东接到攻克天津的电报后,高兴地说:华北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他电令刘亚楼用汽车送陈长捷到宋庄平津前线司令部,和傅作义的谈判代表、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见面。陈长捷对他的上级邓宝珊说:快回北平告诉傅总司令,天津的滋味儿不好受,北平守不住,无论如何不要守了!
  当东野总攻天津时,傅作义和陈长捷的通话就没有中断过。傅作义关注天津,有两层用意:一是看天津部队能不能突围出去,二是看天津到底能支撑多久,好在谈判中和中共谈价码。
 
 
天津被神速攻克,给傅作义致命一击,粉碎了他的最后一点侥幸之心。

  天津攻克翌日,也就是1月16日,毛泽东电令“林罗刘”:如傅作义拒不和谈而致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要使每一部队的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作一项纪律去执行。”

  同日,林彪罗荣桓具名给傅作义发函,声明傅作义到21日下午2时如拒绝起义,解放军将全面实行攻城。傅作义别无选择,只能如期交出军队。国之大幸,汇聚了千百年伟大历史文物精华的古城北平不染战火,和平归来。“不战而屈人之兵”,随后,傅作义在绥远的部队(董其武部)也宣布起义。

  天津战役对中国的战局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毛泽东对此大加赞赏,大为嘉勉,称:“在整个平津战役中,天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的最后解决具有决定性作用。”平津战役结束不久,在3月5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把刘亚楼和麾下将士们在津门浴血奋战的经验命名为“天津方式”——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拒不投降的反动军队,从而又促成和产生了另两种有名的方式,使傅作义、董其武不得不以“北平方式”、“绥远方式”作出历史的交代。

  1965年,参加天津战役的二纵司令员刘震忆述当年战事:

  “天津战役,亚楼同志具体指挥。他表现了超群的英勇果断、多谋善断和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战役之前,他除去运用各种侦察手段,广泛收集敌方情况外,还亲临第一线各个主攻方向进行现场观察。在充分掌握各种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林、罗首长的意图,经过周密的思考,提出了"东西对打,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作战计划,把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出色地运用到天津战役中来。当时,我们也提出过不少作战意见,对比之下,都没有他考虑得全面、缜密、深邃。在战役进行过程中,由于亚楼同志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真知灼见,对敌我情况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他能一方面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实施灵活的指挥,另一方面,坚决果断地贯彻正确的决心和部署,丝毫不受各种不正确意见的干扰。从而,缩短了战斗时间,迅速地取得了胜利。事实证明,亚楼同志的指挥和各种处置非常正确,我们参加了天津战役的同志,都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20世纪50年代,总政组织编撰《星火燎原》丛书时,指名刘亚楼写回忆天津战役的文章。1964年3月,柬埔寨王国政府副首相、国防大臣、柬埔寨王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总参谋长朗诺将军来华访问,提出想了解和学习平津战役,毛泽东亲自指定刘亚楼负责介绍。

  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亚楼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