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除根地消灭,就成了嫡母王娡和姑妈馆陶长公主的当务之急。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和等待,她们终于有了一个“机会”。
刘荣黜居的临江王宫比较狭小,起居不便,刘荣便想要扩建。偏偏王宫旁边就是他爷爷太宗文皇帝的祭庙。于是普普通通的一桩工程,便被强牵附会成了刘荣想要“侵占庙地”的迕逆恶行。被早已安排好的内奸一状告到了景帝面前。
景帝便下令让刘荣到长安来讯问此案。
非常“凑巧”,负责审问的,便是景帝年间出名的酷吏郅都中尉。
不用说,本就以酷恶闻名的郅都此时会得到某些人的请托,他自己也想借机将自己的“威名”拨得更高一些——就连前太子都不在我的话下,其它人又算个啥?!
一番刑讯斥骂之下,刘荣虽然年少,却也已经明白自己掉进了陷阱,是绝无生路的了。与其死在酷吏手上,不如自己解脱来得清净。
汉景帝中二年三月,临江王刘荣在狱中自尽。
长子自尽的消息传来,景帝刘启却也没有什么惋惜的表现,不以为然地下令收葬了事。
王娡和馆陶长公主对这个消息当然更是兴奋不已,觉得栗太子一死,最后一个可能的障碍也被夷平了,简直乐不可支。
后来有人感叹说,如果刘荣能对住所的简陋忍耐一点的话,他绝对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说这话的肯定全家上溯十七八代都不曾介入政治和权势。
刘荣之死,根本早就在意料之中,因为他的死完全是一场政治阴谋,无论他怎么小心谨慎,都是躲不过这个结局的。
郅都理狱之惨酷,举世闻名,落入他手里的“犯人”,几乎就没有齐整活着走出大牢的。刘启打一开始就把儿子交到这样一个人的手里,根本就已经是没安着什么好心。
能死在父亲掌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算栗太子刘荣好命了,如果等多几年,到刘彻称帝的时候,只怕下场更惨——届时他应该已经有儿有女,保不准就要被馆陶长公主和王娡一锅烩,落得夫妻父子一齐掉脑袋的下场。
在这里不得不再说另一位已经淡出人们视线很久的女人:她就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小薄氏前皇后。想当初她小心恭顺地做人,最后还是没能逃出栗姬狠妒的视线,无辜被废居冷宫,家族也跟着掉入泥淖。
恐怕当初凄凉地被送入冷宫时,小薄氏不会想到,不到一年,陷害她的栗姬就死于非命,两年后就连栗姬的儿子都死在了她的前面。当这两个消息先后来到的时候,在孤凄中苦捱岁月的她该是怎样的心情?
是大仇得报的喜悦吗?还是对寡情丈夫刘启更深的恐惧战栗?
无论是怎么想的,小薄氏和栗姬,她们都是失败者,她们在争斗,最后只是为王娡铺平了道路,成全了她的顶级人生而已。
刘荣自尽后的第二年,小薄氏死于冷宫。
小薄氏死后,早已对她恩断义绝的刘启将她以宫人之礼下葬,葬地在长安城东平望亭南。
汉景帝后三年正月,刘启与王娡为皇太子刘彻举行了冠礼。
按说,代表男子成年的冠礼,应该是年满二十岁时举行的。而刘彻此时的实际年龄还不到十六岁,即使算上虚岁,那也远远够不上二十的坎儿。最大的理由,很可能就是景帝的身体已经捱不到儿子满冠礼的实际年龄了。
后来的历史似乎证明了这个推测。
就在刘彻举行冠礼几天后,景帝后三年正月甲子日,汉朝第四任皇帝刘启崩于未央宫中。二月癸酉日,他被安葬在阳陵。
同月,刘彻即皇帝位,同时尊封祖母窦绮房为太皇太后、母亲王娡为皇太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