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启 >> 正文

 

汉景帝刘启

 刘启汉景帝刘启
出生日期:前188年去世日期:前141年汉文帝刘恒之四子,母窦漪。汉朝第六位皇帝(前156年—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前141年正月甲子崩于未央宫,二月癸酉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谥号孝景皇帝。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并称“文景之治”。汉朝开国之初,刘邦在平定异姓诸侯王后,分封了许多同性诸侯王国,这些王国权力很大,他们拥有军队,自置官职,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在不断增长。到了汉文帝时,济北、淮南两王相继谋反,诸侯王国已经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贾谊曾指出藩王势力太大,是汉室的一大弊端,必须消除;晁错也有相同的见解,力主削藩,但文帝没有听从。刘启即位之初就面临这个问题,他充分采纳了晁错的主张。 晁错胸怀大志,博才多学,能言善辩,在文帝刘恒时任太子家令,后升为中大夫,刘启登基后任命他做内吏,不久就拜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认为藩王势力对中央威胁较大,其中吴王刘濞最危险。刘濞是刘邦之侄,当刘启为太子的时候,刘濞的世子因和他争夺道路,被刘启误伤而死,刘濞怀恨在心,收买人心,发展势力,准备叛乱。 在借罪先削了楚、赵、胶西三国的部分郡县后,晁错修改相关法律,成为各诸侯王的眼中钉。晁错的父亲在劝说儿子无效后服毒自杀,晁错仍然力主削夺吴王封地,他认为吴王削也反,不削也会反。刘启决定削吴王两个郡。 吴王刘濞在削藩后叛乱。他亲自去楚国见楚王刘戊达成盟约,又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联合诸侯王起兵。公元前154年,刘濞起兵,与刘戊汇合,攻向梁地;接着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起兵围攻齐都;赵国军队在西边界聚集,准备汇合吴楚西进。此次以吴楚为首,共七国参与,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与晁错有隙的袁盎借七国之乱劝说刘启杀晁错平息叛乱,刘启在思量后诛杀了晁错,派袁盎宣谕吴王息兵。吴楚不肯罢兵,刘启意识到严重,派出三路人马,由周亚夫、郦寄、栾布出击,派窦婴驻守荥阳,监视战局。周亚夫击破吴楚联军,刘戊自杀,刘濞逃亡中被杀;栾布打败了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军队,四王全部伏诛;栾布回兵帮助郦寄攻赵,引水灌城,迫使赵王自杀。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被平定了。 平定七国之后,刘启将封地重新调整,并将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裁减王国的官吏,降低他们的职位,取消了王国的独立地位。这样,诸侯王只能收封地的租税,却不能过问行政大权,成为只有爵位而没有实权的贵族,解除了诸侯王国对朝廷的威胁。 刘启即位后,继续奉行父亲的治国方针,保持安定局面,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他对内采取了重农、薄敛、轻刑和教化的措施,对外采取和亲的策略。 刘启在了解到各地资源不平衡后,允许人民迁徙到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生产,并将原来“十五税一”的土地税减为“三十税一”,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了与民同休,发展生产,刘启一生慎用民力,除修建一座规模不大的阳陵外,基本没有其它工程。 轻刑也是刘启的一项安民政策。文帝刘恒减轻刑法,废除肉刑,改为笞刑,但笞刑常把犯人打成残废甚至打死,刘启作了几次更改,避免犯人死于刑下。刘启在位期间,数次大赦天下,并废除了刑,改为弃市。为避免冤屈无辜,刘启要求审案要宽,判决要按法律条文,罪犯不服,要重新评议,体现宽厚仁慈。 在思想上,刘启奉行无为而治,学术上采用兼容并蓄,允许百家争鸣。在崇尚黄老道学的同时,刘启也注重儒家的教化,启用了董仲舒做博士官,并在全国普及郡国学校。 在外交方面,刘启继续采用汉初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公元前156年,刘启派陶青到代郡边塞与匈奴商谈和亲事宜,至公元前152年,遣送公主出嫁匈奴单于。在匈奴小规模进攻时,刘启从大局出发,从未反击,只是增调军队防御,并在边界设置关市,互通互惠,促进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刘启在位期间,按文帝的策略治国,休养生息,百姓生活安定,使当时西汉的社会经济稳定地向前发展,与文帝时期合称“文景之治”,是汉代的升平时代。 刘启能创下“文景之治”政绩,除了他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刑法、外交的政策外,与他的知人善用、是非分明、宽厚仁慈也有很大的关系。 郅都执法不畏权贵,刘启任命他为济南太守,他上任后,立即诛杀了豪族首恶,一年后济南郡路不拾遗。郅都调任雁门太守,匈奴引兵远避,不敢靠近。长安城宗室权贵多,犯法无人敢管,刘启拜郅都做中尉,肃清了胡作非为的权贵。郅都死后,刘启拜刚直不恶的宁成做中尉,镇住了权贵。程不识敢于直谏,刘启调他做评议朝政的太中大夫,石奋有震主之威,刘启就调他做诸侯相,周仁守口如瓶,刘启调他做郎中令,做贴身近臣。刘启用人,择贤而用,任其所长。 外戚窦婴在七国之乱时被拜为大将军,镇守荥阳,不负重任,窦太后想让他做丞相,刘启没有听取,他认为窦婴沾沾自喜,不能老成持重,难以胜任。经过慎重考虑,他拜卫绾作了丞相。 公车令张释之是文帝的直臣,刘启做太子时与梁王刘武乘车入朝,在司马门没有下车,张释之追逐阻挡,并向薄太后告了一状。文帝向太后免冠谢罪,使刘启很难堪。刘启即位后,没有怪罪张释之,仍让他做廷尉,,后来转作淮南相,以老善终。邓通是文帝宠臣,为文帝吮浓,文帝赏他铜山铸钱。刘启免除邓通官职,后来邓通越境铸钱,也只是没收了他的家产。 刘启对臣子如此,对同胞姐弟和宫中妃嫔也充满仁慈,避免了冲突,但对原则问题仍然坚持,对皇位继承人和皇后设立既是如此。 刘启的母亲窦太后生了二子一女。刘启是长子,弟弟刘武封为梁王,姐姐刘嫖嫁给了陈午。因是同胞兄弟,刘启和刘武自小友爱,形影不离,刘武被封为梁王后,也常被挽留京师。一次,在家宴上,刘启醉后说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梁王,当时大家都未在意。平定七国时,梁王有功,加上太后宠爱,扩建梁国国都,招揽人才,对刘启“传位梁王”的话认真起来。袁盎和大臣向刘启陈述了利害关系,使刘启坚定了皇位传子的主张。梁王知道后匆忙归国,不久病逝,刘启痛失骨肉,将梁王的五个儿子都封为王,女儿也封了采邑。 刘启当太子时,栗姬为他生下刘荣,即位后王美人为他生下刘彻。因刘荣年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启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汉景帝刘启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