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游上清宫听 灵宝天尊说法
济公活佛 降 民国六八年九月七日(岁次己未年七月十六日)
诗曰:天堂胜景异凡间。绝好风光气象还。 盗贼既无门不闭。仙真问道叩禅关。 济佛曰:世间物质生活提高了,住的是高楼大厦,但是铁墙钢壁,将自己困在中央。虽然盗贼不人,但每到夜褱,还是无法将“心房”关闭,情欲、烦恼的盗贼不断偷袭!你看天堂各式空中楼阁,门户不掩,盗贼不入,无人吵扰,所以心安神在,来去自如,这种逍遥生活,羡慕吗?来吧!不必客气!杨生快上莲台,我们今日要游上清宫,再拜谒 灵宝天尊。 杨生曰:好的!我已坐稳莲台,请 恩师起程。 济佛曰:……已到上清宫,杨生下莲台。 杨生曰:霎那之间,“上清宫”果然已浮在眼前,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毫光,仍然回转不停,我感觉有些目眩。 济佛曰:要镇静精神,不可心慌。 杨生曰:是是!现在心境已较为平稳了,参叩灵宝天尊。 天尊曰:免礼!二位今日再来上清宫,甚表欢迎,前次你们来此,因时间匆促,只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概略引证,尚未将道法阐述,今日吾将阐化灵宝大道,以度化世人,吾带你们到旁边宫殿观看。 杨生曰:感谢 天尊!来到旁边大殿,只看殿上书有“灵宝还原”四大字,浮射金光,但不知其意如何? 天尊曰:你稍等就知一切。 杨生曰:进入殿内,空无所有,如水晶玻璃一片透明,毫无边际,空空如也。 天尊曰:你眼神未清,吾略为取障,就可看清一切了。 杨生曰:天尊在我面前一扫尘,突然面前景色全变,只见一粒白光之珠在我眼前飘飞,珠光灿烂,好像在快速旋转,不知这是何物? 天尊曰:哈哈!此乃你之原灵。天灵灵、地灵灵、人灵灵也。三才若无此气,则天坠地崩人灭。真灵至宝贵,故称为“灵宝”。天上日月星,地下水火风,人身精气神,就是三才至灵之宝,故吾主掌先天道法,而由太上老君施法。人间用法者,必拜请三清,而人之作法,要灵者,须集中精神,天清地宁人方能灵也。试观天灾地变之时,人怎能安宁?故法度之行,贵在心神至诚至切。三清对四正,而天地灵气贯通焉。符法之妙在“胆”,大胆法强,小胆法弱,无胆法空也。 杨生曰:符胆用法是否可传授几招? 天尊曰:哈哈!免也,用好心,安好胆,此符就是忠心义胆,胆大包天,其妙法自无边无尽。 杨生曰:原来如此,心法实在妙用无穷。 天尊曰:众生大都不培心地,学法者,每愩高骄傲,唯我独尊,有者同道嫉妒斗法或贪财、好淫而不按法节,乱施法力,招邪害人,违背祖师教规,此等之人,死后必照誓愿角落地狱,受天罗地网之气施于苦刑,或转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类,以遭恶报。如能按法节施法救世济民,应守十戒。
一、不杀│莫念口腹 二、不淫│犯人妇女 三、不盗│取非义财 四、不欺│言语无妄 五、不醉│常思净行 六、宗亲和睦无有非亲 七、见人善事心助欢喜 八、见人有忧助为作福 九、彼恶加我不存报复 十、心怀众生未得道则我道不成
如能坚守以戒规,不论学道、学法之人,皆能证果成道。今值普度佳期,众生须闻道、修道,否一失佳机后悔已迟。吾特颂偈曰:
九幽考对无闲日,昼夜常闻受苦声, 皆由前生不念善,死后相牵入铁城, 牛头本自无情者,狱卒何能有慈行, 铁丸炎炎充饥馁,铜鸟飞来啄眼睛, 冤家债主无头数,一一酬还业报明。 生时不肯亲三宝,死后何能免九幽, 一堕无明长夜狱,千年不悟死生由, 铁床昼夜常如火,剑树枝条不识秋, 啼哭众生并饿鬼,怨憎狱卒与牛头。 刀山冷冷伤手足,炉炭炎炎惨酷人, 万八千劫无归日,纵出还生狗猪身, 为人不肯行方便,作鬼何缘有善因, 此是三途八难处,忧悲苦恼向谁陈。 一念幻身并虚假,四大五体本非真, 三百六十碎骨节,皮肉合成脓血身, 念念无常恒不住,朝夕烦恼乱心神, 父母妻子权相寄,兄弟姊妹少时因, 一朝气断归空去,百骸烂坏总成尘, 纵有儿女头边哭,终难救拔免沉沦, 各自劝修今日善,慎莫留财付后人。
济佛曰:天尊一席话,今杨生听得悲从心起,落泪不止。世人听了天尊警世偈语,凡有血性者,相信都会感触良多吧!视此,能不早日修道,飞升天堂吗? 天尊曰:吾将引导杨善生原灵还原。 杨生曰:果然眼前明珠,已不见形踪。 天尊曰:你心中也有一位“灵宝天尊”,人之“原灵”即是“天尊”,故言“万法由心所生”,人遇困难,为度难关,必想办法解决,故云:“法由心生”,心正则法正,可以护己养道;心邪则法邪,可以害人败德。世人求法往往不得法,求道往往不得道。有云:“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这就是得到道法象征。故吾劝世人,切勿不修道德,而妄求神通法术,如一伟大之人,虽其本身无法无术,自然旁边跟护卫保护,此即是护法:学道亦是如此,只要坚心修道,忍耐魔考,一旦功德增添,火候热度充足,自然无魔近身,还可引火归原! 杨生曰:何谓“引火归原”? 天尊曰:修道如炼火候,热气蒸发上升,清轻归原;若心志不坚,火候冷却,似冷气下降而堕落。为普度众生,吾今特登台述说“灵宝定观经”,以传世人。 济佛曰:感谢 天尊为众生说法,杨生俯伏静听。 杨生曰:遵命!俯伏静听 天尊说法。 灵宝定观经 夫欲修道,先能舍事。 注:修已之心,名为修道。一切无染,名为舍事。 外事多绝,无与忤心。 注:六尘为外事,须远离也。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更不染着,名为多绝。心境两忘即无烦恼,故名无与忤心。 然后安坐,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必须除灭,务令安静。 注:诸烦恼既去,则坐立始安。慧心内照,名曰内观;漏念未除,名曰心起。前念忽起,后觉则随;心既灭,觉照亦忘,故称除灭。凡心不起,名之为安;觉性不动,名之为静,故称安静。 其次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 注:众心不起,妄念悉忘;妄想不生,何曾有贪着,故曰灭除。 昼夜劝行,须臾不替。 注:昼之言净,夜之言垢,垢净两忘,日夜劝修,无有间替,故名不替。 唯灭动心,不灭照心。 注:妄想分别,名曰动心;觉照袪之,故名为灭。慧照常明无有空间,故名不灭照心。 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注:专注曰凝。不起一切心,名空心。一切无执着,名之不凝住心。 不依一法,而心常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