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比希 >> 正文

 

学学李比希的“脱毛”

杨毅军

   尤·李比希,19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在一篇著作中,他曾以鸟儿不断脱毛才能适应飞翔为例,深刻阐明了科学家必须经常进行知识更新的道理。他指出:鸟儿“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落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是为了飞起来“更有力更轻快”;面对化学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每一个“希望赶上它”的化学家,都“处于不断脱毛的状态”。恩格斯很欣赏李比希的这个比喻,他在为《反杜林论》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说道,“当我退出商界并移居伦敦,从而获得了研究时间的时候”,我也“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次彻底的——像李比希所说的——‘脱毛’”。把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比喻为鸟儿不断“脱毛”,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恩格斯谦逊好学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大大加快。以一组科普数字为例:电灯发明于1873年,普及花了46年;电话发明于1876年,普及花了35年;电视发明于1926年,普及花了26年;电脑发明于1946年,普及花了16年;因特网应用于社会是1984年,普及仅花了7年。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科学发明不仅越来越趋于高精尖,而且普及时间也越来越短。以上事实表明,在学习上谁也没有老本可吃,只有树立终生读书、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从各种新知识中汲取营养,摆脱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代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羽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轻快地展翅高飞,否则必被社会所淘汰。

  其实,知识更新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它需要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一些人懈于学习,一个重要的思想障碍,就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够用,有老本可吃,没有自觉更新知识的压力和动力。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定型,“羽毛”也硬了,既不会脱落,也难长出新的来。的确,知识的“脱毛”,不像鸟那样纯粹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知识如同物品,既有损耗,又有折旧,不可能“一劳永逸”。如果不注重知识的学习、更新,当社会前进了,原来的知识老化了,再硬的“羽毛”也会自动脱落。至于担心长不出“新羽毛”的观点更是错误的。恩格斯50多岁了还决心要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脱毛”,为了撰写《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他翻阅了大量的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书籍,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由此可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丧失信心呢?

  当然,“脱毛”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知识的新陈代谢是经常的,如同鸟儿翅膀上的羽毛落了又长,长了又落。学习永无止境。要想在知识更新上来一个彻底的“脱毛”,必须做到“勤”、“苦”二字。这是因为学问贵在点滴,珍惜时光,勤读多读,博览群书,知识得到积累,思想才能开阔,才能有所作为。同时,学习总是与苦结伴而行,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数载甚至数十载“寒窗”的考验,“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马克思语),才能吮吸到知识的营养,并转化成觉悟、品格、力量、素质,使我们真正长出新“羽毛”,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翱翔。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比希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学学李比希的“脱毛”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