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租旅大,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日深。康有为迅速从上海赶赴北京,向光绪帝上“第五书”,痛言“瓜分豆剖”的危险局势,提出“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的上、中、下三策,供皇帝采择;并建议将国事付国会议行,颁行宪法。书呈工部,请求代递。工部尚书松溎以书中有“职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等“犯上”语句,拒绝代呈。而此书已广为传抄,且刊载于报,颇为一些士大夫称赞。都察院给事中高燮曾阅后即疏请皇帝召见康有为,委以重任。光绪帝本拟召见,但受到恭亲王奕䜣阻格,改为“王、大臣传询”。1898年1月24日,翁同龢、荣禄、李鸿章、张荫桓等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会晤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康有为当场批驳了荣禄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顽固主张和李鸿章的维持现状的保守思想,并详述了他的具体变法措施。翁同龢旋向光绪帝奏报传询情况。光绪帝命康有为条陈所见,进呈所著书籍。康有为遂于29日上《应诏统筹全局折》(《上清帝第六书》)。请大誓群臣以定国是,开制度局以定新制,别开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矿政局、铁路局、邮政局、造币局、游历局、社会局和武备局十二局以行新法,各省设民政局,举行地方自治。奏折中未出现以往上书中曾提出过的“开国会”、“定宪法”等建议,表明康有为的变法纲领有了重要修改。光绪帝命将此折交总理衙门“妥议具奏”,总理衙门却遵照慈禧太后旨意将折中建议逐条驳回。康有为甚感失望,“复思开会振士气于下”。4月,与御史李盛铎在京发起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孔教)”为宗旨的保国会。而此前已有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吴学会,此后又有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等。士大夫经常集会,议论时政,变法空气日浓。康有为乘时鼓动帝党官员上书,敦促变法。6月1日,御史杨深秀上《请定国是而明赏罚折》;8日,侍读学士徐致靖上《请明定国是疏》。两疏均为康有为所代拟。
6月11日,光绪帝根据杨深秀和徐致靖的建议,召集军机全堂,发布《明定国是诏》,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变法从此正式开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康有为鉴于光绪帝处处受慈禧太后挟制,建议“就皇上现有之权,行可变之事”。光绪帝命康有为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可专折奏事。康有为遂不断呈奏,并将《日本变政考》等书加上按语陆续进呈,阐述变法理论,规划变法步骤,提出具体变法建议。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其中经济方面主要有:设立农工商总局,开垦荒地;提倡私人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主要有:严查保甲,实行团练;裁减绿营,淘汰冗兵,采用新法编练陆海军。文教方面主要有: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改书院和淫祠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准许民间创立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政治方面主要有:广开言路,准许各级官员及民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格;删改则例,撤消重叠闲散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这些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受到维新派和地主阶级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一时“欢声雷动”,人人“如饮狂药”。
变法运动危及了封建守旧分子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在社会上,大批旧式知识分子反对废八股、停书院,一些官吏反对并衙门。在各省,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其他督抚都未能推行新政,当光绪帝电旨催问时,有的托辞“部文未到”,有的置若罔闻。在中央,皇亲贵戚、中枢要员秉承慈禧太后旨意,或公开反对新政,或暗中加以阻挠,或精心策划,伺机反扑。在百日维新期间,新与旧政治势力之间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十分激烈,而帝后党争尤为尖锐。
在《明定国是诏》颁布后四天,慈禧太后即迫使光绪帝发出三道谕旨:罢黜翁同龢,驱逐回籍;新授二品以上大员须到太后前谢恩;任命荣禄署直隶(今河北)总督(不久实授,加文渊阁大学士衔),兼领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和袁世凯(新建军)三军。慈禧太后的目的在于孤立光绪帝,打击维新派,将精锐的北洋诸军牢牢掌握在后党手中。继而从6月16日至24日,又迫令光绪帝任命崇礼为步军统领,怀塔布掌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及鸟枪营,刚毅掌管健锐营。后党完全控制了京城防卫。然后又宣布太后与皇帝定于10月19日赴天津阅兵,遂即发生了届时将废掉光绪帝的传闻。
针对后党的各种反变法措施,帝党亦有抵抗。光绪帝在不断发布新政诏令的同时,一面引进新人,一面打击阻挠新政的守旧官员。6月20日,帝党宋伯鲁、杨深秀奏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许应骙“守旧迂谬,阻挠新政”。7月3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六品卿衔,专办译书局事务。8日,斥退攻击康有为的后党御史文悌。8月10日,再谕各臣工,强调变法自强的重要,命力除壅蔽,以求上下一心,改良庶政;并谕奖湖南巡抚陈宝箴。9月4日,令将阻挠主事王照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侍郎堃岫、徐会沣、溥颋、曾广汉六人全部革职,并赞扬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著赏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5日,赏扬锐、刘光弟、谭嗣同、林旭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事宜。四章京代皇帝批阅奏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