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绻侀珨涓枃杞崲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ang >> 姜尚 >> 正文

 

姜太公传

语中所说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大概也就出于此。
文王封吕尚做了国师,负责全国的军事。吕尚协助文王尽心竭力,做了许多事情。
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继位。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许多事情都要师尚父拿主意。武王即位不久,就准备兴兵伐纣。吕尚非常赞同,但同时又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于是,便由吕尚任总指挥,首先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会师演习。
又过了二年,商王朝的政治腐败到了极点。武王与太公都认为,灭商的进机已经成熟,决定起兵灭商。
出发前,武王按照当时的规矩,进行了占卜。可占卜的结果却很不吉利,并且还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文武百官都犹豫起来。以为是上天发怒了,若此时出兵会违背天意。这时,吕尚毅然走上前去,把袖子一捋,用胳膊将占卜用的乌龟壳和蓍草从神案上一把扫下来,大声说:“枯骨死,知道什么吉凶,出兵!出兵!不要因这些东西误了我们的大事。”太公这么一说,大伙儿的情绪又振奋起来。
伐纣大军经过几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商都朝歌附近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同商军展开了激战。战阵一拉开,姜太公勇猛矫健,一马当先,威风凛凛地站在一辆四匹骏马拉着的战车上。后面的勇士们紧紧跟随,敖敖呐喊着,像猛虎一样冲向敌阵。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周军取得了伐纣战争的全面胜利。历史上称此战为牧野之战。
商王朝灭亡后,武王英年早逝。成王幼、周公代行国政。东征胜利后,大封诸候。姜太公因出谋居多,功劳最大,被封为齐国诸候。起初,吕尚十分不满,在前往封地途中,也就慢悠悠地向前行走。
一天黄昏,他来到一个小山村中住了下来。半夜醒来,突然听到隔壁有人说话。只听一个人说道:“听说当今天子封了许多诸候,咱们隔壁的这伙儿人,大概就是去封地的。”另一个说:“我看大不像。常言说,机会得之不易失之易,若是去就封,绝不会如此游山观景,慢慢腾腾。”
吕尚听到这里,不禁心中一惊,忽然想到:齐地虽荒僻,但终究是自己以多年的辛劳血汗争得的一块安身之地,如果万一丢失,那将是终身憾事,况且事在人为,只要我施行仁政,因地制宜,即使是不毛之地,那又有什么要紧?想到这里,他急忙将随行叫起,立即启程。从此,吕尚一行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很快便来到了齐地。
他下决心要把封地治理好。开始,他向人们传授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鼓励人们开发渔业,后来又让人们从事工商。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齐国就强盛了起来,成了东方的一个大国。
但吕尚终因年事过高,在营邱去世了。据说他活了一百多岁(冠瑛辑录)

(附二)
姜太公故里之探
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尚,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在助武王伐纣时出色地指挥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大战。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肯定这场战争为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他高超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艺术连孙武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孙子兵法·用间》说:“昔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意思是说周的兴盛强大,正是吕牙辅佐的结果。
关于姜尚的身世、遭遇、武功,先秦的许多古籍记载很多,但多是扑朔迷离,使人难辨是非。屈原在《天问》里就提出“师望在肆昌何识”的疑问。比如,他究竟是哪里人呢?《史记·齐太公世家》说他是“东海上人”;而《吕氏春秋》却说他是“东夷之士”;《战国策》又说他是“齐之逐夫”,真是越说越糊涂。1983年9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的同志陪同日本东京一个杂志社的外宾,专程到河南汲县访问太公的故里。因为在已故日本作家幸田露伴的书中,说“汲县是太公的故乡”。
关于姜太公是“汲县人”的说法,最先提出来的是汉代会稽太守杜宣和河内郡汲县令崔瑗。《水经注》载:“汲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云,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其次,《汲冢书》载有太公为“魏之汲邑人”之说。战国时,汲县属魏国汲邑。根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西晋太康二年(或曰咸宁五年),汲郡人不准(fou biao)在城西南15里汲城村盗发魏襄王墓(或曰魏安厘王墓),得竹书数十年,皆漆书蝌蚪字。所记始自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史事,是襄王末卒之时,魏国史臣纂录古志及其国书,以供襄王检阅而传世的,故而称为魏国的《史书》。这些竹简书,世传为《汲冢书》。司马迁写《史记》在公元前104年,《汲冢书》出士在公元281年。已经埋藏了五六百年的《汲冢书》载有太公为“魏之汲邑人”之说,当较司马迁之“东海上人”之说早近二百年。
因此,《汲冢书》出土的第九年,即太康十年(289年),汲令卢无忌立碑铭录了“齐太公吕望者,此县人也”一说。详细情况见《金石萃编》卷二十五《齐太公吕望表》。此碑刻已毁,仅存拓片可以佐证。
到了宋代,著名学者罗泌在所著《路史·发挥》中说:“太公望河内汲人也。”(当时汲县属河内郡)清代经学大师武亿在《金石三跋》中,对太公的桑梓故里也断言:“则汲固其邑里,海曲乃流寓耳。”《卫辉府志》均有相似的记述。
历史上,可能一些人混淆了太公的故里的游寓,才造成了误差。《战国策·秦策五》里的姚贾说太公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棘津之雠不庸”。意思是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姜尚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姜太公传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