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63集团总裁黄明生是一个“有趣而且有料的人”,经常有闪光的言论,比如“电信级”的收费邮箱,比如“首席垃圾官”等等。
在率先一脚踢开电子邮件收费大门而遭受网民怒不可遏地声讨,却最终得以全身而退之后,黄明生最近的一次“闪光”,是指称网络行业“明白人太多”,理想太重,所以容易走弯路。
于是有网民把黄明生“尊称”为“更明白人”:“这个‘更明白人’在1999年就任263集团总裁后,263也走了一大段‘弯路’。据说烧了1.8亿搞门户网站,最终弄得门不像门、窗不像窗。但‘更明白人’最终还是明白过来,赚眼前的钱才是正经事儿……”
在建达大厦263集团总部接受采访时,黄明生毫不讳言:“我经常受别人的批判,这个很正常。没有一个人永远正确。我觉得263集团成也成在‘实在’两个字、败也败在‘实在’两个字。”
从15岁那年跨进西安交大计算机系的大门后,黄明生在中国的IT领域中一呆就是25年。那么,从一个“书呆子”似的技术人员,到一个被网民们视之为“收费者”的商人,他是如何“蜕变”的?
嗅到商海味道
从西安交大毕业后,19岁的黄明生被分到部队里去教书。两年后被抽调到刚刚组建的国防科工委,参与中央军委一个关于办公自动化的科研项目。不久,作为非经营性的科研单位碰到了一桩送上门来的生意,让扎在一堆堆计算机指令当中的黄明生,嗅到了来自商海的一丝咸湿的味道。
1984年初,黄明生参加了军方一个内部展览,展览的东西都是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办公设备。在会上,黄明生和同事们惊喜地发现:美国有家叫3COM的公司,展示了一种局域网,能把几台电脑全连在一起,里面的内容可以毫不费劲地进行相互传递,比传真机和复印机快捷、省事多了。于是他们好说歹说,把作为样品的这套设备买了回来。
黄明生和同事们鼓捣半年多的时间,最后终于把这套网络系统汉化了。新华社知道后,派社里技术局的一位局长,带着一帮人来参观。新华社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记者,以前记者们向总部发回的新闻,全部是用电传机传回来的,特别麻烦。所以他们看了这套局域网后,强烈要求:我们新华社更需要它!
新华社于是成了找上门的第一个客户。1985年初,黄明生和办公自动化小组的原班人马来到新华社的技术局,呆在一个地下室里又干了半年,帮助新华社建立起中文发稿系统。黄明生等人设法改写了某些软件,把局域网改成了远程网,使新华社在全世界各地可以自由地传递信息,让他们在办公自动化上向前进了30年。
3COM公司后来请这个开发小组的成员去美国进行交流。在考察期间,给了黄明生很深的触动:在国内做科研的原则,就是看这个项目的技术是不是先进,然后拿出成果再递上一份报告就完事了;但外国完全不一样,他们惟一的出发点,就是看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产品开发出来后能不能把它卖掉。原来科研也可以变成钱!黄明生和同事们对两者之间的转化之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他们后来把这套系统做成了一个标准的软件,并且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进行销售。
让黄明生真正感到经商之乐的,还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举办期间的一次竞标上。当时黄明生是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专门负责投标工作。组委会要求,把所有运动员的资料都放在网络上,以供各国记者随时查询。一般处理英文之类语言相对简单很多,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它们汉化。就这样一个技术问题,让他们这个小公司有了机会,最终从一些诸如联想之类的大公司里脱颖而出,赢得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 砍断左胳膊
1997年,他认识了当时还在做寻呼生意的林小龙,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介入正蓬勃兴起的中国互联网市场。
不久后他们组建了263集团,从ISP(接入服务)做起。当时有个“怪现象”:网民们上网,必须先去银行申请一个账号,存上100元钱。等到钱用完后,必须再到银行去交钱才能够接着上。这对网民们来说极为不方便,也大大地限制了网络的发展。黄明生开始研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发现,当时在中国还根本没有信用消费的概念,惟一算得上信用消费品的恐怕就是电话——人们总是在打完电话以后才去交话费,邮电局也不用担心机主不交钱。黄明生于是把上网交费和电话交费捆绑起来,推出了主叫计费接入,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方法不但使网络迅速平民化,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263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
网络业务神话似的暴涨,让黄明生在一段时间开始找不着北。站在1999年前后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放眼望去,似乎只要你伸手去做任何事情,人民币就能“哗啦哗啦”从天上掉下来。于是263成了当时中国惟一的互联网全业务式网站——从接入服务,到内容服务,再到数据管理服务,几乎没有他们不做的事情。蛇心吞象,结果是消化不良,光门户网站就亏了1.8个亿。
结束自己的错误是件更痛苦的事情。当时黄明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首先是来自股东和内部管理人员的不信任,其次是要狠下心去裁员。形容当时的痛苦,黄明生自比用自己的右手拿把刀把自己的左胳膊给砍了!虽然很痛,但它上面长了一个毒瘤,如果你不砍就会传染到全身,整个人就没命了……
直到半年之后,企业才喘过气来,渡过了这个难关。
这次危机,让黄明生懂得了专注的重要,重新定位263为专业邮件运营商。他挥去了脑海中残存的最后一丝书生意气,开始用商人的眼光思考每件事情。于是有了2002年3月断然结束全部免费邮件之举。当时包括张朝阳、方兴东等业内人士都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在至今仍未平息的骂声中,黄明生的收费邮件一直在上升,已达到200万用户的规模,现在每天都在以1万用户的数量在增长,几乎相当于原来263免费邮件增长的速度。
黄明生觉得收费邮件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洞悉了用户的消费心理:“这好比开夏利车和开奔驰车。原来人们只买得起夏利,但现在大家生活水平和需求都提高了,自然想开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