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队伍,又有了名气的赵老太并没有止步不前,她南下广州、香港、南洋各地去宣传抗日,并且为抗日军队募捐。这位传奇人物的到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陈嘉庚、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名流,都慕名接见了赵老太。有了这些社会名流的支持,抗战宣传在南洋各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也为中国的抗战募集筹到了大批的资金。1939年1月,赵老太受蒋介石的邀请,来到了抗战陪都重庆。当时的新闻媒体描述,重庆万人空巷,重庆人民都自发的走上街头欢迎赵老太,为的就是一睹“双枪老太婆”的风采。蒋介石亲自接见了赵老太,在会见时蒋介石称呼赵老太为“游击队之母”。传说蒋介石还与赵老太结拜为兄妹,当然,这也是坊间传闻,无从考证。宋美龄也在重庆媒体上发表文章,赞扬赵老太为“全国妇女之楷模”。重庆的著名作家,还以赵老太的事迹为素材,写成了《凤凰城》、《赵老太太》等多本书籍。赵老太在全国的盛名一时无二。不过赵老太是清醒的,她拒绝了国府赠与的汽车、洋房,甚至帮儿子赵侗拒绝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国难当头,她和她的儿子再一次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战的洪流当中。就在赵老太的为抗战四处奔波的时候,他的儿子赵侗却在率领部队,北上抗日的时候,在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遭到偷袭壮烈殉国。与赵侗一起牺牲还有他的妹妹,年仅二十岁的赵理智。面对丧子之痛,赵老太并没停止抗日的步伐,她强忍悲痛,仍然奔波于川北各县宣传抗日,为全国各地的抗战继续做着贡献,直至抗战结束,赵老太功成身退,隐居北平城。
赵洪文国,一生无党无派。用一个中国妇女的柔弱之躯,始终坚持抵抗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她毁家纡难,手持双枪抗击日军,她无私地把子女送上抗日的战场,是那时候中国千万母亲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人民抗战决心的真实写照。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