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有这样一位中国东北的老太太。她把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培养成了抗日的战士,她有两个儿子被国军授予将军军衔,她的女儿也死在了抗日的战场上。她本是富裕之家,但是为了抗战他毁家纡国,自己的小家被日军化为了一片灰烬。她在年逾花甲时,仍然奔走在全国各地宣传抗日,为南方省份的人们带去北方抗日军队的消息。她被国人称为中国“游击队之母”,她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女,满族,辽宁省岫岩县人,她生于1881年,日俄在东北土地上的那场战争她是亲历者。从那个时候起在她心里就深深的埋了对侵略者的仇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赵洪文国已经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太太了。为了抗击日军的侵略,赵老太太散尽家财,支持的他的儿子赵侗组织“少年铁血军”。这支部队以学生为主,他们占到部队人数的九成,由于这支部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他们在战斗之余,还开办学校教授文化,让下一代从小就摆脱日军的奴化教育。赵老太还亲力亲为,为铁血军购买军火、军需。美国联合社的记者爱泼斯坦,在他的《人民之战》一书中,详细的记录了赵老太为铁血军购买枪支和运送军火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外国人对这位中国老太太的敬佩之情。1934年,日军偷袭了铁血军总部驻地,也是赵老太的家乡赵家堡子,将赵老太一家六口,连同赵家族人300多人一起抓进了日军监狱。临走时,日军还一把火把赵家堡子烧了个干干净净。在狱中,赵老太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并没有屈服。两个月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核准了对赵老太的死刑。临上刑场时,日军仍想做最后的说服,赵老太还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日军的诱降。就在临刑前,铁血军通过一次突然袭击,救出了赵老太,并且也救出了被牵连的族人。家园被毁,自己也险些命丧枪口,这些并没有让赵老太惧怕,出狱后不久,赵老太携家人潜入了北平城,继续支援“少年铁血军”的活动。在她的支援下,“少年铁血军”发展到了11000多人,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发动战役300多次,击毙日军及伪军4000多人,俘获敌人2000余名。要知道那时候,全面抗战尚未爆发,赵老太和他儿子赵侗领导的“少年铁血军”完全是属于孤军奋战。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确实让世人瞩目。
1937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身在北平的赵老太就侦知了日本人的野心。她决定在北平组织武装起义,再次挺身而出抗击日军的侵略。她的举动得到了杜月笙、史笙赓、沈鸿烈、马占山、张学良的支持,这些人出钱出力,赵老太四处奔波,很快,一支叫做“华北国民抗日军”的抗日队伍在北平成立起来。7月20日,赵老太和他的儿子赵侗在北平城郊西南的北羊城起义,打响了民众抗战的第一枪,这一枪不仅响得及时,也响得相当漂亮。“华北国民抗日军”不仅攻破了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了里面1000多抗日义士,他们还凭借自己手中的轻武器,击落了一架日机,这在国内乃属首次。这个消息在全国一经传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赵老太与敌军战斗时喜欢腰插双枪,所以“双枪老太婆”的名号也随之传遍全国。也因为有了如此响亮的名号,华北的青年们慕名而去,积极参加“华北国民抗日军”,在短时间内,“华北国民抗日军”就发展到了9个支队,在外围还有6个游击队,人数达到25000多人,成为华北平原上一支不可小觑的抗日武装。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