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一个红尘中的匆匆过客
——《回乡偶书》(其一)的理趣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校 苟越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秦始皇到会稽去巡视,项羽见了他的浩浩荡荡的仪仗队,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刘邦曾到咸阳服徭役,见了威风凛凛的秦始皇也由衷感叹:“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看来,在项羽、刘邦二人眼里心里,秦始皇就是富贵权势的象征,富贵与权势就是他们最高、最终的人生追求。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达,官至秘书监,“当时贤达皆仰慕之”,连辞官归田也是由玄宗皇帝亲批的,皇帝还将他家乡的镜湖、剡川赐给他。临行时,玄宗赋诗相送,有“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之句;皇太子及百官都来为他饯行。如此显赫的朝廷重臣可谓享尽荣华富贵、权倾朝野了。然而,在他眼里、在儿童眼里,这最终算什么呢?
50年的官场生涯,自己只不过在滚滚红尘中做了一个匆匆过客,到头来得到了什么呢?官场里有富贵,有权势,但也有“案牍劳形”,使自己“鬓毛衰”,使自己被儿童“笑”,使自己与故乡疏远了整整五十载,使自己回乡前心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强烈愿望,使自己回乡时才真正懂得“复得返自然”“此中有真意”。“真意”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真意”就在“相见不相识”的儿童的“笑问”里!这里的“笑”字,除了可作“玩笑、微笑、友善 ”解之外,自当别有深意——
贺知章返乡受到皇帝及太子百官礼遇的事,当时一定是件很轰动的新闻。可以想见,在他衣锦还乡之前,这个消息应当已经传到了他的家乡,何况乡里有这么显赫的朝廷命官,一般都是会耳熟能详的。他身上的富贵与权势更能激起乡中青少年像项羽、刘邦对秦始皇那样的艳羡,而此时天真的儿童对此是什么态度呢?或许是他们真的无知,不知世俗的功名利禄究竟为何物,因为他们心地纯洁,没有受世俗污染与诱惑;或许是他们有所知,只是把功名利禄付之一笑,甚至在故意嘲笑“我”:富贵一场,“归来却空空的行囊”。(当然,出于本性,他们还是把诗人当作一个陌生的客人来面对,来尊重,令他感到了人间真情的温暖与可贵。)
至此,作为读者,我们的思维指向不得不面对功名利禄、人生追求等问题,并随诗人跳出世俗的圈子,开始对人生进行超脱的判断和审视——
富贵算什么?在有些人眼里,在亲情面前,富贵什么都不是,因此一文不值!
功名利禄算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反成了前行的羁绊!
富贵、权势、功名、利禄往往蒙住了我们的双眼和心灵,束缚了我们的头脑和手脚,使我们深受诱惑和苦痛:远离了亲情,漠视了人生更可宝贵的东西。
难怪,松下的那个童子也无法把从红尘中来、身染尘杂的贾岛带进隐者的世界。那是视富贵如粪土的世界,是世俗之人难以企及却不得不去追寻的世界!
人在世上走一遭,匆匆路过,能有几个50年让我们去消耗?由于经不住名利诱惑,误入歧途,错过许多机缘,或许可得暂时的物质财富与无上荣耀,令千万人仰慕和追捧,可最终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所以,让我们的灵魂随着我们的形体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