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采取自筹自给的办法,收入靠税收,因当地种植鸦片甚多,烟土税收入很大。财政收支只要何成浚与许卓然、张干之、杨汉烈四人讨论通过就可以执行。何成浚提出他曾在上海借款2万元,经许、张、杨三人同意,由我在财政处拨款,交徐宗汉转手归还。
我在福建这段时间,来自上海、南京、北京、湖北等地到福建找何成浚的人很多,何成浚一般都叫我替他招待。有的是来找事的,我请示何成浚后即予安排工作,有的招待食宿,临走时还送给路费。每个月这类开支不少,除公家开支以外,我个人的薪水,也大部分贴进去用了。
替蒋介石做收买、拉拢、策反的工作
何成浚是蒋介石政权不可缺少的一员。
何成浚与蒋介石同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在上海期间,何与蒋介石、陈其美,同搞交易所买卖,又是吃喝玩乐的朋友。蒋介石掌权以后,何成浚善于体会蒋介石意旨,对蒋无限忠诚,凡蒋交给他的任务,他都尽力去完成,在形式上他不另起炉灶,以争取蒋对他的信任。
蒋介石是靠收买、拉拢、策反,以瓦解别人,壮大自己起家的。何成浚在这个方面则是有一套特殊本领的。很长时间,何施展了他的特殊本领,为蒋介石效劳,帮助蒋介石维持了 20多年的统治。东北易帜前,何成浚亲到沈阳,联络张学良、张作相,起了一定的作用。桂系反蒋,何成浚串通一部分人,收买桂系部队中的将领倒戈,使桂军溃败,白崇禧被迫逃离平、津。唐生智反蒋,何成浚策反了李品仙部,使唐生智一败涂地。
许多杂牌军队,是何成浚替蒋介石收买,拉拢过来的。阎锡山、冯玉祥反蒋,发动中原大战,是中国军阀混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也可以说是蒋介石成败关键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蒋介石亲自带领其嫡系部队,在津浦、陇海铁路线,对阎锡山的主力军作战。何成浚以第三军团总指挥名义,统率徐源泉的四十八师、萧之楚的四十四师、杨虎城的十七师、王金钰的四十七师、郝梦麟的五十四师、刘茂恩的六卜六师等部队,驻在漯河,沿严汉铁路线对冯玉祥主力作战。这些杂牌部队,向来受蒋介石的歧视,在装备上待遇上都远远不及蒋的嫡系部队,对蒋抱有宿怨,自然不甘心为蒋打仗,而且随时都有动摇倒戈的可能性。可是何成浚去统率这些部队,却能运用自如,打了胜仗,替蒋介石立下大功,以后何成浚还串连一部分人,收买、策反了冯玉祥部下将领,使冯玉祥部队土崩瓦解。
何成浚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据我看来,除了他是文秀才、武士官、同盟会员,参加辛亥革命的老资格以外,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1.何成浚平日慷慨疏财,凡辛亥革命人员、湖北[司乡,以及各路军人、政客、群众、党混子,求见必见,热情招待,给人以小帮助、小提拔,以此笼络了很多人,替他奔走效劳。
2.杂牌军头目,有的出身行伍,有的出身土匪,有的属于三教九流,讲江湖义气,有的嗜好鸦片,吃喝嫖赌。何成浚对于吃喝嫖赌,吸食鸦片,行行精通,件件出色,与这些杂牌牢头,一见如故,共一榻横陈,吞云吐雾,同方城雀战,谈笑风生,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如在中原大战中,何成浚在漯河总指挥部驻地,设立“军人之家”,作为团级以上军官的“俱乐部”,特地从武汉调去中西名厨、高级妓女、云南鸦片烟土、高级食品,供给他们尽情享受,使他们落入何成浚的圈套,为何所利用。
3.蒋介石掌握兵权以后,许多杂牌军头,都感到傍徨不安,他们认为蒋介石奸险多变,想归顺过来,又怕以后吃亏,不归顺又怕被打垮。何成浚乘机在中间起到一个搭桥担保的作用,使这些杂牌军队归顺过来。有的军头就说:“只要何雪公说一句话,我们就过来。”有的说:“我们只认你何雪公。”有一个何成浚招抚过来的旧式军人刘桂堂,蒋介石要召见他,他不知是祸是福,心中十分害怕,打电话给何成浚说:“我要求先见了你,再去见委员长,万一出了事,我死了也甘心。”由此可见,何成浚笼络人的手段高妙。
4.何成浚因与蒋介石关系密切,深得蒋介石信任,敢于替蒋当家,挂着“革命”的招牌, 腰包里满装任命状和金钱,要官给官,要钱给钱。特别是大胆使用重金进行收买。抗战期间,有个军统局搞策反工作的处长,认为何成浚是搞策反工作的老前辈,特地向何求教。何大谈其策反经验说:“搞策反工作就要大量用钱。我在天津搞策反,不知用了多少钱,如果蒋介石要清查我的账,恐怕我的脑袋都保不住。”
5.何成浚拉拢杂牌军队,目的是要这些杂牌部队拥蒋,至于纪律不好,骚扰百姓,有害于国家,一切在所不计,这一点也适合杂牌军头的口味。
何成浚一生没有办过军事学校,没有当过军事教官,没有训练过军队,没有建立一个小组织,也没有单独成立过军队。就连徐源泉、容景芳、苏世安、张刚等人,受何成浚指挥次数较多,但并非他的基本队伍。何成浚曾对人说过:“我一生当过几次总指挥,但我手里实际没有兵权,如果我直接带兵,蒋介石就不会相信我。”这说明何成浚是深知蒋介石的心理,善于玩弄手法的。
但是,何成浚也有失策之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曾电邀何成浚去西安,共商国事。何回电说:“弟何人斯,能无顾虑……”当时,何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