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爆发,这对韩练成刺激极大。他不愿意在民族抗战的关键时期,看到他正在追随的白崇禧积极参与反共。“皖南事变”后,叶剑英从重庆返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与韩练成的接触就比较少了。
让周恩来大吃一惊的“接头人”
1942年2月,韩练成升任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晋升中将军衔。不久,国防研究院在重庆成立,蒋介石兼任院长,指名调韩练成为第一期研究员。
1943年5月,韩练成从国防研究院毕业,被蒋介石调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担任高级参谋,同时担任参谋总长办公室参谋组长。由于中原大战救蒋有功、军衔较高等因素,韩在侍从室内的地位比一般的参谋要高一些,也被人称为“组长”。蒋曾亲自介绍儿子蒋经国、蒋纬国与韩认识,他们称韩为“师兄”,韩自然而然地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将领,在大批黄埔将领中也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后来当蒋纬国得悉韩练成的真实身份时,感到非常震惊,认为这是“隐藏在老总统(蒋介石)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韩兢《“要党员不要上将”的韩练成》,《百年潮》2005年第7期)
6月,经过缜密的考虑,韩练成委托无党派人士周士观通过周的女婿、中共地下党员于伶安排了与周恩来的第一次单独会面。
由于与周已不是初次见面,又有“黄埔师生”关系,谈话直入主题:韩练成向周恩来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谈了自己对当前军事、政治形势的看法,明确表示要投身革命,要求加入共产党。周恩来则谨慎地表示,目前国共合作,共产党不在国民党内部、国军上层发展党员,希望韩在国统区,在蒋、桂高层好好工作,为国家、为抗日统一战线作贡献。在谈话就要结束,准备分手时,周突然问:“韩参谋长,你是桂系将领,刚才你说在西北军为焕公(冯玉祥)解围,是怎么回事?”韩介绍了他与冯的渊源,周又问:“那么,‘四一二政变’前后,你也在西北军了?有一位,也姓韩,叫韩圭璋的人,你认识吗?”韩练成惊呆了!半晌才说:“我就是韩圭璋。”周恩来也吃了一惊:“你就是?”周告诉韩,他是从刘志丹处知道韩圭璋的。
从此,韩确定了与党的同志关系,开始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秘密工作。韩严格遵照周恩来的指示:从整体战略高度,以人民解放事业的大战略为目标,直接参与制定或影响国民党的既定战略;除了周或周本人指定的王若飞、董必武、李克农、潘汉年之外,绝不接触党的其他地下组织及党领导下的各种武装力量。
1944年7月,韩练成调回广西,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在多次军事会议上,与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座位相连,互通情况更为方便。
1945年2月,在蒋桂两方面都深受信任的韩练成被任命为第四十六军军长。9月,韩练成率部渡过琼州海峡,兼任海南岛防卫司令官,接受日军投降。同时,他还得到蒋介石的密令,让他消灭那里的一切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到海南前夕,韩练成接到周恩来的亲笔信:“现在只能运用你个人的影响和你手中的权力,在无损大计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琼崖党组织的安全,并使游击队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注意!从实际出发,能做多少,做多少,由你酌定。”(韩练成《回忆在海南的一段经历》,《广东党史资料》第5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在此期间,蒋介石曾多次派何应钦、宋子文、张发奎等人到海南岛视察,当面催促他安排“剿共”,但韩练成都以种种机智而充足的理由搪塞过去,尽量保护那里的共产党人。
莱芜战役关键时刻,他去了哪里?
1946年10月上旬,时任国防部部长的白崇禧调韩练成的整编第四十六师(即原第四十六军)在上海吴淞口登陆,表面上是负责警备宁沪线、策应江北、保卫南京,实质却是想将大别山区的桂系势力与其连在一起,等待时机,对蒋逼宫。
在上海停留期间,韩练成在白崇禧公馆与中共代表团成员董必武会晤,向董必武报告了蒋介石主持召开的最高作战会议关于发动全面内战的战略计划,以及对西北、山东两个主要战场的战略部署。当时,韩练成按照国民党当局的命令,正准备率整编第四十六师调到山东莱芜一线。他遵照周恩来的指示,专程从南京赶到上海,找董必武请示到山东后的行动方针。董必武向韩练成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坚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军事进攻的指示,交代了任务以及与华东野战军联系的办法。8日,董必武电告陈毅、张云逸、黎玉,韩练成已从华南调山东,不愿内战,请派人与之联系。(《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946年底,韩练成率领整编第四十六师被调至山东战场参加进攻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党组织很快就与韩练成接上了关系。陈毅为了便于与韩联络,派魏文伯、舒同化妆潜入韩部,作为党组织与韩练成的秘密联络人。
1947年1月,国民党军队分南北两线展开攻势,企图同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沂蒙山区决战。韩部整编第四十六师刚换上美式装备,是北线李仙洲集团的王牌军之一。华东野战军准备在运动战中诱歼李仙洲集团于莱芜一带,希望韩练成能发挥内应作用。由于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李宗仁和白崇禧指令韩练成避免牺牲,保存实力,这就为韩配合中共提供了方便。华野司令部随即派了杨斯德、解魁到韩部潜伏,一个当秘书,一个当高级情报员,暗中协助韩练成。
当韩部被解放军分割包围之初,韩练成本应率部起义,但情况有变,韩无法操控部队阵前倒戈,于是只好按照预先与中共方面约定的“第二方案”实施。韩在战斗惨烈进行的关键时刻,突然率领12名亲信离开指挥岗位,使该军陷入混乱状态,造成全线动摇。战役全面打响后,华野的几个纵队一块出击,从莱芜到口镇这片狭窄土地上,不到两小时,李仙洲的几万大军就被歼灭殆尽,李仙洲、韩浚等21名将级军官全部被俘。这就是当年震动南京朝野的莱芜战役。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骂道:“5万人,不知不觉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关键时刻,韩练成到底去了哪里?这困扰了李仙洲26年。1973年,李仙洲获特赦后,还是周恩来总理给他解开了这个谜团。
陈毅后来高度评价韩练成的贡献,并说:“莱芜战役第一功,应是恩来同志和董老。”韩练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已载入史册。(新华社发表的华东前线战报中唯独不提韩练成,实际上是为了配合韩练成继续潜伏。)
1948年10月下旬,韩练成因身份暴露,在老朋友周士观的安排下,秘密从上海乘飞机转道香港,几经辗转,到达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西柏坡的小砖房里,毛泽东在欢迎韩练成的简单家宴上愉快地说:“蒋委员长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也调动得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哪!”
不久,中共中央决定韩练成到西北工作,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随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要党员不要上将”
1950年1月,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张治中曾当着彭德怀、习仲勋的面说:我问过周总理,韩练成“是蒋身边的红人,并非常人从表面上看到的‘杂牌’军人,也不是受排挤、没出路的人,这样的人为什么也会跟共产党走?”周答:“这正是信仰的力量。”(韩兢《“要党员不要上将”的韩练成》)
1950年5月,受周恩来的委托,经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介绍,韩练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了20多年来的入党夙愿。
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学院初创之际,刘伯承院长广罗人才,聘请郭汝瑰等上百名原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的高级将领到军事学院任教。曾在南京陆军大学深造、在重庆国防研究院做过研究员的韩练成,虽然远在兰州,也被刘伯承院长“收入囊中”,邀请他为军事学院做了部分教学研究工作。韩练成对刘伯承的兵学造诣非常钦佩,欣然从命,将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全盘托出。刘伯承则对韩练成撰写的“合成军队”、“瘫痪战略”、“训练基地”、“军官养成”等学术论文颇感兴趣,认为很有创意。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