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停留期间,韩练成在白崇禧公馆与中共代表团成员董必武会晤,向董必武报告了蒋介石主持召开的最高作战会议关于发动全面内战的战略计划,以及对西北、山东两个主要战场的战略部署。当时,韩练成按照国民党当局的命令,正准备率整编第四十六师调到山东莱芜一线。他遵照周恩来的指示,专程从南京赶到上海,找董必武请示到山东后的行动方针。董必武向韩练成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坚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军事进攻的指示,交代了任务以及与华东野战军联系的办法。8日,董必武电告陈毅、张云逸、黎玉,韩练成已从华南调山东,不愿内战,请派人与之联系。(《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946年底,韩练成率领整编第四十六师被调至山东战场参加进攻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党组织很快就与韩练成接上了关系。陈毅为了便于与韩联络,派魏文伯、舒同化妆潜入韩部,作为党组织与韩练成的秘密联络人。
1947年1月,国民党军队分南北两线展开攻势,企图同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沂蒙山区决战。韩部整编第四十六师刚换上美式装备,是北线李仙洲集团的王牌军之一。华东野战军准备在运动战中诱歼李仙洲集团于莱芜一带,希望韩练成能发挥内应作用。由于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李宗仁和白崇禧指令韩练成避免牺牲,保存实力,这就为韩配合中共提供了方便。华野司令部随即派了杨斯德、解魁到韩部潜伏,一个当秘书,一个当高级情报员,暗中协助韩练成。
当韩部被解放军分割包围之初,韩练成本应率部起义,但情况有变,韩无法操控部队阵前倒戈,于是只好按照预先与中共方面约定的“第二方案”实施。韩在战斗惨烈进行的关键时刻,突然率领12名亲信离开指挥岗位,使该军陷入混乱状态,造成全线动摇。战役全面打响后,华野的几个纵队一块出击,从莱芜到口镇这片狭窄土地上,不到两小时,李仙洲的几万大军就被歼灭殆尽,李仙洲、韩浚等21名将级军官全部被俘。这就是当年震动南京朝野的莱芜战役。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骂道:“5万人,不知不觉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关键时刻,韩练成到底去了哪里?这困扰了李仙洲26年。1973年,李仙洲获特赦后,还是周恩来总理给他解开了这个谜团。
陈毅后来高度评价韩练成的贡献,并说:“莱芜战役第一功,应是恩来同志和董老。”韩练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已载入史册。(新华社发表的华东前线战报中唯独不提韩练成,实际上是为了配合韩练成继续潜伏。)
1948年10月下旬,韩练成因身份暴露,在老朋友周士观的安排下,秘密从上海乘飞机转道香港,几经辗转,到达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西柏坡的小砖房里,毛泽东在欢迎韩练成的简单家宴上愉快地说:“蒋委员长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也调动得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哪!”
不久,中共中央决定韩练成到西北工作,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随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要党员不要上将”
1950年1月,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张治中曾当着彭德怀、习仲勋的面说:我问过周总理,韩练成“是蒋身边的红人,并非常人从表面上看到的‘杂牌’军人,也不是受排挤、没出路的人,这样的人为什么也会跟共产党走?”周答:“这正是信仰的力量。”(韩兢《“要党员不要上将”的韩练成》)
1950年5月,受周恩来的委托,经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介绍,韩练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了20多年来的入党夙愿。
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学院初创之际,刘伯承院长广罗人才,聘请郭汝瑰等上百名原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的高级将领到军事学院任教。曾在南京陆军大学深造、在重庆国防研究院做过研究员的韩练成,虽然远在兰州,也被刘伯承院长“收入囊中”,邀请他为军事学院做了部分教学研究工作。韩练成对刘伯承的兵学造诣非常钦佩,欣然从命,将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全盘托出。刘伯承则对韩练成撰写的“合成军队”、“瘫痪战略”、“训练基地”、“军官养成”等学术论文颇感兴趣,认为很有创意。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典礼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叶剑英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韩练成被授予中将军衔。
在评定军衔过程中,叶剑英和韩练成均要求低评一级,表现了高风亮节。当时,中央议定,中央军委委员一律评为元帅。叶剑英因病没有参加中央军委召开的讨论军衔问题的座谈会,当他看到彭德怀、罗荣桓给毛主席的报告时,作了注明:“我诚恳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郭志刚《关于新中国元帅军衔的评定问题》,《军事历史》2007年第1期)韩练成时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授衔前,周恩来曾征求他的意见:根据他的坎坷经历和条件、贡献,如果按起义的国民党军长对待,可考虑授予上将军衔,但若按他的入党时间和当时的职务,将被授予中将军衔。韩练成明确表态:“和平建国,我就该功成身退了,还争什么上将、中将?何况,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我是什么起义将领?再说,我干革命本来就不是为着功名利禄。”韩坚持按自己入党时的职务、级别,接受中将军衔,不仅没有接受起义将领的授衔待遇,对发给他的按起义将领对待的奖金,连看都没看就一次性地交了党费。
1960年,取代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部长的林彪开始推行“政治挂帅”、“四个第一”、“三八作风”,韩练成的学术思想和“旧军人作风”显得不合时宜,因而在军事科学院受到重点批判。在这次批判中,凝聚他多年心血的关于国防现代化、正规化的大部分手稿被拿去“分析”、“批判”,以致散失。他一怒之下,将其余手稿付之一炬。若干年后,每每提起这把火,他都痛惜不已。
晚年无意复出
韩练成感到很不理解。1967年春,当陈毅、叶剑英等元帅拍案而起“大闹怀仁堂”,对林彪、江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被打成“二月逆流”时,韩练成十分同情和支持“三老”(李富春、谭震林、李先念)、“四帅”(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1967年7月,他写《蜀葵》一诗,寄托自己对老帅们的思念之情。他在序中说:“连日骤风暴雨,园中群芳零落,唯蜀葵独立挺拔,感而有作,远怀陈总。”
林彪事件后,中央决定由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在陕西临潼干休所的韩练成得知消息后,与被贬黜在临潼任装甲兵副司令员的程世才等人畅饮相庆。
1978年2月,韩练成作为军队特邀委员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在此前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向韩练成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问询,韩练成无意复出,以诗词代言寄达叶帅,有《中秋夜坐偶得(兼答叶帅)》一首:
年年秋雨送秋光,今夜天晴净夜长。
老去时逢新际遇,梦回屡省旧词章。
身闲不觉人心险,风疾犹闻桂子香。
绣女炫工她自得,庸才碰壁我何妨?
早惊白发羞看剑,肯为浮名斗巧妆?
吟罢哑然无说处,半窗落月照清凉。 韩练成晚年虽年事已高,但仍十分关心国家的和平统一大业,特别怀念台湾的亲朋故旧,渴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1984年2月27日,韩练成走完了传奇的一生,终年76岁。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对其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他长期的“隐形将军”身份,也逐渐公开。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