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的近、现代史上,曾经有过两位杰出的共产党员:高恬波和廖似光。
高恬波,惠阳县淡水镇原三角村人。1898年出生。五四时期,她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此后,高恬波协助何香凝女士从事妇女工作,之后又参加叶挺独立团攻打吴佩孚的汀泗桥战役,光荣负伤。国民党背叛大革命后,高恬波参加了广州起义。1929年底,由于叛徒出卖,高恬波被捕。在监狱里,高恬波正气凛然,宁死不屈,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
廖似光,惠阳区秋长镇人,1901年出生。1929年参加青年团(少共),后与少共广东省委书记凯丰(何克金)结为夫妻。1935年10月,廖似光加入了包括贺子珍、康克清、邓颖超、蔡畅等30位红军女杰在内的长征大军。抗战期间,她长期在周恩来、邓颖超领导下工作。1945年,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党的七大。七大以后,随军北上南下,被称为“工运专家”。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廖似光担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工委书记,并当选为首任广州市总工会主席。2004年7月,与世长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惠州日报》对于高恬波和廖似光做了深度报道,目的是让惠州市的广大共产党员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都来缅怀革命英雄,学习她们目标始终如一地追求光明;学习她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她们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学习她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毕生实践。现在有一些人,不喜欢读追忆革命英雄的文章,不喜欢听“大道理”。他们对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理当珍惜”,“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类“老话”,早已不屑一听。这类人的精神境界确已降到了临界点,再下落一厘米,就可能步入误区!对于他们来说,认真阅读高恬波、廖似光的史料,实在可以起到振聋发聩的效应啊!当前,惠州正处在政通人和、百舸争流的特定时期,弘扬高恬波、廖似光的奋斗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就是对高恬波、廖似光切实的学习和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