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ong >> 董其武 >> 正文

 

[组图]毛泽东:董其武一定要授上将

第35军军长,奉命同解放军兵戎相见过。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对腐败透顶的国民党政权日益失望,同老上司傅作义私下商量应另找出路。


绥远起义前,蒋介石派飞机接董其武去广州遭拒,飞机飞回时在兰州附近坠毁,董其武对人说:“天不亡我,老天爷也支持我走和平之路啊。”在董其武领导下,绥远起义部队进行改造很快解放军化,毛泽东称赞“进步如此之大且快”


1949年1月21日,北平达成和平解放协定。次日,留守绥远的董其武飞到北平找傅作义表示说:“您怎样走,我就怎样走。”


随后,傅作义到西柏坡晋见毛主席。谈到董其武所辖部队时,毛泽东当即说:“用‘绥远方式’解决,先划个停战协定线,让董其武慢慢做好他的内部工作。另一方面派个联络组,在他认为适宜的时候起义。”当时,绥远有国民党近10万正规军和游杂武装,中共中央决心采用比北平更宽大的方式,一是考虑到当地荒僻且连接西北,用兵解决费时费力,二是想以此向国民党实力派树立一个榜样,可以缩短解放战争的进程。


董其武回绥远后,便同解放军停战并建立联络和通商。南京政府得知后先是下令西撤,接着又停发经费。蒋介石曾派飞机来接董其武去南京,董推说要掌握部队离不开,飞机返回时在兰州附近坠毁。当时,特务还在绥远大肆活动,制造暗杀等恐怖气氛,一些思想顽固的部下也以武力暴乱相威胁。一次,军统站负责人率十几个人带枪闯进董其武院内,要他立即下令西撤,他坚决不为所动。通过多方努力,这年9月终于实现了绥远起义。
起义部队编为解放军第23兵团,有的军长、师长和下级军官不愿接受改造,一年内发生叛乱33起。董其武明确提出:“谁叛变革命就打死谁!”这一态度为稳定部队起到重要作用。1950年4月,董其武到北京汇报部队解放军化的情况,周恩来马上要新华社将全文向全国新闻单位发通稿。毛泽东还将报告批给傅作义说:“23兵团进步如此之大且快,可为庆贺。”


身为军长却被定为正兵团级,原是起义的国民党中将,毛泽东却作为特例授他解放军上将“文革”风暴中受毛泽东保护,待遇不变。他深感应按党员标准要求,8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4月,毛泽东曾在中南海设宴招待董其武,畅谈三个小时,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董其武一面向中央请战,一面向周恩来提出:抗美援朝正是我在人民面前立功赎罪的机会,会把生命置之度外。但绥远部队中的特务分子还未肃清,赴朝作战万一发生什么问题影响很坏,最好将军队分拨编入其他主力部队出国作战。周恩来却表示相信这支部队的政治思想觉悟在不断提高,该兵团赴朝果然完成了机场修筑任务而未出问题。1952年全军精简时,第23兵团缩编成第69军,董其武被特例任命为正兵团级军长。毛泽东解释说:“按说正兵团级应任大军区的副职为宜,但这样就没有兵权了。所以,还是让你当军长。”1955年首次授衔时,军区拟定给董其武上将军衔。鉴于当时正兵团职可授上将或中将,而董其武自己在国民党部队军衔只是中将,他马上找杨成武说,杨司令有功应授上将,我过去有罪不该授上将。杨成武向中央汇报此事,毛泽东让他立即转告董其武说:杨成武是共产党员,授不授上将没关系,董其武一定要授上将。听到这话,董其武马上双泪横流。在当时全军范围内,军长及起义将领授衔上,对他的待遇都开了特例。董其武当时深感不应要党特殊照顾,而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授衔翌年便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文革”风暴卷起后,董其武主动要求离职。1968年,毛泽东批示:把董其武接回休息,把他的小汽车也调来,一切生活待遇不变。1986年,董其武的长孙董海龙从台湾来北京看望爷爷,回去后对姨父郝柏村说:“没想到爷爷在祖国大陆离休快20年了,坐的还是部队配备的红旗轿车,住的是部队分配的四合院,比我外祖父(原国民党国防部长郭寄峤)的待遇好多了。”


1980年,董其武已年过八十,却再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到家对他说:“过去你虽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但早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了。推迟你办理入党手续的缘由是,考虑到你的社会地位,认为你留在党外比党内对工作更为有利。”1982年12月,总政治部批准他为党员,党龄从两年前算起,董其武热泪盈眶,庆幸有了光荣的归宿,写诗称道:“欣逢盛世开太平,愿为苍生献此生。行见华夏乐小康,更期世界跻大同。”


从小渴求富国强兵,在军阀和国民党队伍中坚持救国抗战几十年,50岁时选定了共产党和马列主义,83岁被批准入党抒怀:“闻道虽晚志不衰,甘将余生献人民”


董其武的一生,是由起义旧军人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和共产党员的典型。他出身贫苦,受欺压的生活激起了朴素的爱国情感,既渴望光耀门第,也渴求能抵侮抗强。他高小毕业考入学兵团,就开始找寻可为之效力的队伍。在军阀迭起的黑暗社会中,他虽选择比较开明、作风比较正派的将领傅作义,却仍摆脱不了军阀混战的泥潭。不过从作风上看,董其武长期保持着农民将领的特色,生活正派,维护下属,在作战中讲谋略,抗战也很勇敢,因战功从排长一级级晋升到中将军长。在民族抗战中,他守卫北平,激战绥远,在忻口会战中负伤,五原歼敌功勋卓著。这些品质,成为他后来选择走向光明道路的思想基础。


董其武在傅作义麾下二十余年,长期抱有浓厚的旧军人袍泽观念。绥远起义前他坚持一条:傅先生走什么路,我就走什么路。绥远起义后,他在跟随傅作义认真做好起义军队解放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董其武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毛泽东:董其武一定要授上将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