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台湾选举的划分

总体上分为“国家”选举和政党选举。“国家”选举既公职选举又可以按区域划分为中央公职和地方公职两大类。

1. 中央公职选举:

又分为“中央行政首长”(既“总统”、“副总统”)的选举以及“中央民意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和“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

“总统”选举要选出正、副“总统”。根据规定,台湾“正、副总统”候选人需要在“中央选举委员会”开放参选报名之后,办理参选登记手续。“总统”选举每4年一次,原来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1996年改为“公民直选”。

其中的“立法委员”选举自第4届开始,共选举产生“立法委员”225人,其中从8县9市选举168人,每县市至少1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4人,海外侨民8人;其余41名“不分区立法委员”按照政党比率制划分(即得票超过5%的政党按照得票率之比进行划分)。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在2000年以前,每6年改选一次,代表为300人。2000年4月,“国民大会”虚级化等“修宪案”通过,其多数职权被转移至“立法院”。

2. 地方公职选举:

分为地方行政首长(主要有直辖市长、县长、市长、乡长、镇长、县辖市长、村长、里长)的选举以及地方民意代表(主要为市、县议员和乡、镇、市民代表)的选举。

“直辖市”市长选举和县市长选举都是每4年一次。以前,“直辖市”市长都是官派,1994年改为直选。很多台湾政坛的重要人物都是从“直辖市”起家的,如陈水扁曾任台北市长,新任命的“行政院长”谢长廷此前一直担任高雄市长。

政党选举中,由于一些党内职务的重要性远超过一般公职,而党内选举又往往决定对公职的提名,所以台湾各个党派内的选举也经常很激烈。提名公职方面,各党派多采用民意调查与党员投票结合的方式,如民进党党内提名县、市长候选人时,民意调查占70%,党内投票占30%。

 

 

 

 

相关人物

周佛海  汪精卫  汪道涵  吴仪  吴官正  吴邦国  孙中山  孙科  宋楚瑜  宋绮云  蒋介石  将经国  陈璧君

相关文章

县制   国际联盟调查团   国会   国民政府(粤、汉)   国民军   盐税  中统  三民主义青年团   三民主义   民国都城   南京国民政府   南方政府官制   南京临时政府官制   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参议院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区划   台湾选举种类及任期   台湾选举制度的缺点   台湾选举制度的历史   五院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