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到11月,已有十五个省区宣告独立,相继建立了地方起义政权。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各起义省区代表集会武昌,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在召集国民会议、颁布宪法之前,组织临时政府。12月29日,各省代表又在南京开会,选举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五色旗为国旗,并建立了中央政府机构。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诞生,它不仅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包括了一部分立宪派和旧官僚,但它的领导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同盟会领导人在临时政府中担任了重要职务,黄兴、王宠惠和蔡元培分别任陆军、外交和教育总长,宋教仁任法制局局长,各部次长也均为同盟会的重要骨干。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参议员中革命派占绝大多数。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并享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和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临时约法》关于人民权利和自由的一系列规定,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精神。《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为了防止和限制袁世凯专权以保障民国,它还将原先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临时约法》集中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和旗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禁止和废除刑讯、跪拜、吸食鸦片、缠足、蓄辫等秕政陋习;制订了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采取了改进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的措施;并以新闻言论自由取代封建时代钳制言论的政策,这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任何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反而对农民的自发斗争采取敌视的态度,这成为导致它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列强表面采取“中立”态度,但实际上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不断对它施加压力,并极力扶植拥有军事实力的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扼杀革命。革命阵营内部的立宪派、旧官僚和各种投机分子也竭力拥护袁世凯。尤为严重的是,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取得政权之后日趋涣散,内部矛盾日益严重,妥协倾向不断滋长。在内外重重压力下,革命党人幻想争取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反正”,以换取革命早日成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南北和谈。袁世凯在得到孙中山将让位于他的保证之后,加紧向清廷逼宫。1912年2月,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孙中山随之辞职,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并在京津等地制造兵变,以此为借口拒绝南下就职,迫使革命党人放弃了建都南京的主张。3月,袁推唐绍仪出任国务总理,抵南京组织新内阁,接收临时政府。4月1日,政府迁往北京。政权落到了袁世凯的手中。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县制   国际联盟调查团   国会   国民政府(粤、汉)   国民军   盐税  中统  三民主义青年团   三民主义   民国都城   南京国民政府   南方政府官制   南京临时政府官制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