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雨也绵绵 情也悠悠——《夜雨寄北》赏析

绵绵秋雨中,为生计而不得不滞留在巴山的李商隐收到了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千里来信,问他何时能回家。来信情意殷殷,游子心事重重。诗人依窗观雨景,不禁感慨万千,遂吟成此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前句的“君问归期”,是妻子在问,“君”即妻子;“未有期”,是游子在答,“游子”即丈夫。这样一问一答,只见夫妻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是彼此相隔一方,这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

在这淅淅沥沥的巴山夜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千里来信,而自己归期无定人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诗的前两句通过一问一答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客居异地的孤寂情怀和对妻子的深长思念。巴蜀多秋雨,这本已使身为异乡之人的作者倍感神伤;而恰在此时,又得妻子千里家信,此时,诗人该有多么伤感呀!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何当:何时。却话:再来叙说。诗的后两句,紧扣“夜雨”,顿生想像,遥想他日重逢,剪烛夜谈,回忆此时面对这“巴山夜雨”的情景。这两句是最为人称道的设想“奇绝”之句,它好就好在将“未有期”的现实与剪烛共话的想像联结在一起了,不仅写出了重逢的欢乐,感情的深挚,而且通过遥想将来,排遣了当前客居异地的孤寂与思念家人的痛苦,使全诗多少带有明朗轻快的情调,形成了半是悲哀,半是温暖的深长情韵。

这首诗用语浅显,情深意切,曲折含蓄而又不失清新流畅,既有民歌的质朴之美,也有文人诗表情细腻的特点。

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有意重复使用了“期”字和“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这可以说是这首诗为人称道的“奇绝”之二。

重复“期”字,意在强调诗人滞留在外、前途未卜、归期无定的愁苦;重复“巴山夜雨”,更是作者匠心独具的表现,它表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回还往复的意境美,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第一次写“巴山夜雨”,在于渲染环境与相思,第二次写“巴山夜雨”是作者想像夫妻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夫妻追述往事,回味无穷。

这种重复,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上书的回环往复之妙,恰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是作者有意打破常规的成功尝试。

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往复;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意境上看,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

能将现实之景与想像之景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回环、奇谲的意境的诗歌,并不多见,此诗可谓“奇绝”,值得细细品味,玩赏再三。

 

 

 

相关人物

王维  王羲之  王献之  王建  杜甫  杜夔  杜预  杜如晦  贺知章  韩愈  贾岛  江采苹(梅妃)  姜夔  林逋  李肇  李白  李治  李适  李豫

相关文章

不绝的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赏析   《锦瑟》今译   咏落花,托幽怨——李商隐《落花》赏析   《锦瑟》鉴赏   李商隐的诗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解读   爱情的绝唱 诗作的奇葩——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风飘调远,蕴味深长——李义山《夜雨寄北》的解读   商隐咏史   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充实篇)——李商隐《锦瑟》赏析   我教《隋宫》   古 诗 两 首   李商隐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   嫦娥·李商隐   嫦娥   隋宫   瑶池   贾生   李商隐的诗   锦瑟   无题   《无题》(相见时难)课堂实录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51La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