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湖州市东风小学 肖绍国
12.晏子使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人物语言反复揣摩,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的智与勇。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晏子智与勇的共鸣。
学习思路:
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发现智与勇,感悟智与勇,表达智与勇,提炼智与勇,赞美智与勇,最后提炼为对祖国的爱。
学习准备:
CAI课件、《练习纸》等。
预设流程:
一 感觉,第一印像落智勇
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已经初读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了解到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是屡次三番侮辱晏子,而晏子从容应答,巧妙反驳。
2.那么,通过初读,课文中的人和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话:
晏子——机智勇敢、不卑不亢、绅士风度……
楚王——狂妄自大、欺侮弱者、自找苦吃……
(方案一:如果学生一开始说出“不卑不亢、绅士风度”等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到不了“机智勇敢”上去,教师导:这个词语用得好,文绉绉的,你从哪儿找到的?我怎么没有发现,你真会读书!)
(方案二:如果学生一开始说出“机智勇敢”,教师先板书“智勇”,继续让学生说其它的词语,总结:是呀!晏子的“不卑不亢、绅士风度”都来自于他的智慧和勇气!)
(板书:
智 勇)
二 锁定,揣摩对话悟智勇
1.要想细细品味晏子这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想读吗?(想)好!请大家把你认为最能体现晏子智慧和勇气的语句找出来,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地方,感受感受。(学生读课文)
2.最能体现晏子这超人的智慧和勇气的语句有好多处,谁先来读?
3.多平台交流——
A.师生对读——预热
当一学生读到以下这组对话时:(大屏幕出示)
楚王得意地说:“你们就看看齐国的晏子怎样钻狗洞吧!”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住:第一句为“热区”,暂时不出现)
(1)你是从晏子的语言中体会到他的智慧和勇气的,很好!请说说你的体会。
——(看学生把感悟点落在哪里)
◇若学生一上来读得很一般,教师则导:老师能试一试吗?——故意读得怒气冲冲,趾高气昂——你们觉得我读得怎样?——如果像这样大叫大嚷,怒气冲冲地说这番话,会产生什么后果?晏子那么聪明,会这样说吗?——那应该怎么读?——指名2—3个学生读。
◇若学生一上来把这个句子读得怒气冲冲,趾高气昂,教师则启:如果像这样大叫大嚷,怒气冲冲地说这番话,会产生什么后果?晏子那么聪明,会这样说吗?——应该怎么说?(若学生说是心平气和)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能不气愤吗?而这种怒火又不能表现出来,你会怎样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读出晏子的冷静、不卑不亢)——指名2—3个学生读。
◇若学生一上来就读得不紧不慢,有不卑不亢的感觉,教师则启:你觉得你读出了什么?(读出晏子的不卑不亢)——你们感受到了吗?(指向全体同学)谁也来试一下?——指名2—3个学生读。
教师评价:
◇晏子冷静反驳,看似轻描淡写,却入木三分!
◇如果我是楚国接待的官员,你对我说这句话(学生读)——是“狗国”,不……(作幽默状:我得赶快去禀报大王!)
(2)教师导:看来晏子对居心叵测的楚王早就有心理准备,我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当楚王叫人在城门旁开一个5尺来高的洞,想让晏子钻进来的时候会怎怎样对手下的人说呢?——学生想像楚王的话——老师也想好了一句楚王说的话(媒体呈现“热区”中的一句话)来,我读楚王,你们读晏子,我们来一次对话(师生对读)。
B.自由对读——亲历
这个同学是抓住晏子和楚王的对话来体会到晏子的智慧和勇气的,真好!还有哪些同学也是通过他们二人的其他对话来体会的,你来读——
其一:
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你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
(1)当学生读到第一读组对话时,教师作如下导读:
——请说说你的体会。
——冷笑,怎么笑?谁来冷笑一声后,再读楚王的话?
——晏子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严肃的口气是怎样的?谁来读?请一生读。我发现这句话中隐藏着两个成语,你们找的出来吗?(“挥汗如雨”、“摩肩接踵”)看来晏子真是有学问之人,而大家的积累还真多。试想晏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的动作,请一生边做动作边读。
(2)当学生读到第二读组对话时,教师作如下导课:
——请说说你的体会。
——谁能装着为难的样子来读这句话?请一生读。
(3)当学生读到第三读组对话时,教师作如下导课:
——加进你的动作来读读这句话。请一生读。
(4)看来,晏子面对楚王的步步紧逼,没有乱了分寸,而是冷静反驳。他们第二次交锋时的这三组对话,你们同桌、前后同学,你读晏子,我读楚王,选择其中一组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对话,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对话,读后让学生自评、他评)(他评时,让学生给朗读的同学打分,满分100分,扣分在哪儿?)
——有人说,听话听音,你听出了什么?(话中带刺、针)
——什么刺?(楚国是下等国)这根刺扎在楚王心头是隐隐作痛啊!
其二: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
当学生读到这组对话时,教师作如下导读:
——请说说你的体会。
——你注意到楚王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吗?谁来笑嘻嘻地读?(指名一学生读)。你觉得你读出了什么?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示意学生站起来)齐读晏子的话。
——你们同桌、前后同学,来一次对话吧。
——你们又听出了什么?(针锋相对)这是一根什么针?(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这根针可比刚才的那根刺还要厉害!
C.集体引读——升华
来,让我们连起来,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吧。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四组对话集中出示)
楚王得意地说:“你们就看看齐国的晏子怎样钻狗洞吧!”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
我也想参与到大家的朗读中来,行吗?谢谢!一、二组读楚王,三、四组读晏子,准备:
一辱晏子,楚王叫人在城门旁开一个5尺来高的洞,得意地对手下的人说——(学生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学生读)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二辱晏子,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学生读)晏子拱了拱手说——(学生读)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三辱晏子,楚王故意让武士押着一个囚犯,说是齐国人,他笑嘻嘻地对晏子说——(学生读)哪知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学生读)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
三 融入,自主反驳炼智勇
1.导:好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好一个临危不惧的爱国志士,此时此刻,楚王的心情怎样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歇后语等来形容一下?
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课文上怎么写他?(只好……只好……只好……)
——是呀,面对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运用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来冷静反驳,不卑不亢地、步步为营地把侮辱还给楚王,维护自己和祖国尊严。
2.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个“时光隧道”按钮,只要我一点我们就会穿越时光隧道,让大家都变成齐国大夫晏子的随行人员,出使楚国一趟,来个“嬉说晏子”。(媒体播放录像)
3.导: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有想到在你们这一大群随从面前,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威风扫地。他看看斗不过晏子,却又不甘心。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向你们瞟了一眼,轻蔑地说道:“哼,齐国是不是没有身强力壮的随从了吗,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个毛孩子?”各位,面对楚王对你们的侮辱,你们肯一声不吭、低头认输吗?(不肯!)
那你们将怎样反驳?(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4.生反驳:
(我们年纪轻轻就能出来闯天下,你们齐国有像我们这么能干的小随从吗?如果有,敢出来比试比试?)(师插话:是马是驴拉出来遛遛。)
(尊敬的楚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强大的国家,就派身强力壮的随从去;访问弱小的国家,就派小毛孩子去。我们这班小毛孩子,最没本事,就派到这儿来了。)
——你们真是晏子的知音啊!
——嗨!还真跟晏子还真是心有灵犀呢!
——如果我是晏子,我会对你说:知我者,非×××莫属也!
……
四 拓展,妙笔生花赞智勇
1.晏子成功出使楚国,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重要的是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了却了敌国的威胁,齐王发动臣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使得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东方大国。在晏子离开人世的许多年后,齐王回想起这段往事,他感慨万千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大屏幕出示《史记—管晏列传》节选,配以古筝曲)(教师深情朗读)
“念晏卿舌战楚王,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今国安而盛,临淄城内,街道宽阔,屋舍俨然,店铺林立,货摊相衔,人烟稠密。大街肩摩股击,小巷熙来攘往,殷实而富足。此乃相国之馨德也,感激涕零。”
——《史记—管晏列传》节选 |
——齐王眼中含着点点泪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深情回首,念念不忘,再读画红线句子。(点击文字,其中在“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此乃大夫之馨德也,感激涕零”等文字旁显示出红线,教师重读一遍)
——这段文字比较深奥,你好像听懂了些什么?(学生说话)
——现在再让我们来读读晏子舌战楚王那精彩的一幕,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感悟,直接读对话,来……
2.此刻,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请用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首小诗等等来表达都可以,先写一写。
(学生练笔)(交流升华)(板书:大 大
爱)
3.小结:是超凡的智慧让晏子面对楚王的挑衅而从容应答,是无畏的勇气让楚王对晏子望而却步,是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驱使晏子不辱使命,正是因为晏子的智、勇、爱,让这个故事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佳话。
4.同学们,《晏子使楚》这个小故事选自于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晏子春秋》,这本书共记录了晏子的200多个小故事,你们还想了解其它的故事吗?请去看《晏子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