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准字音:贮藏
※ 介绍牛的反刍:牛吃东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把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咀嚼,这个现象叫做反刍。
出示:反刍
5、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
(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衔接)
(二)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
1、青头对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挥得那么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青头说的话,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你能读懂吗?
2、交流:
※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鼓励、安慰
※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鼓励
师:是呀!青头还在不断地鼓励红头,让他不失去信心,看,这儿还有两个感叹号。
(感叹号泛红)
板书:
鼓励
读好相关的句子。
3、当红头终于到了牛嘴里,动也不能动的时候,青头就爬到了牛鼻子上——
出示: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师:这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脱险啦!
板书:
援助
4、青头一边——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读课题)
四、出示课后作业:
找自己的朋友,一个做红头,一个做青头,演一演它们之间的故事。
板书:
29、在牛肚子里旅行
童话(科学)
(意外) 怎么会
解救
青头 红头
指挥 鼓励 牛嘴 怎么样
援助 第二个胃 第一个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