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安徽省蚌埠市凤阳路第一小学 杨 洁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 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 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 丝绸之路 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 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中国。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小组内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找出来,读一读。 7、巧妙地把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叫它过渡段。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8、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独立阅读: 理出文章层次,找出重点部分。默读3~12自然段,仔细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多读、多思、多悟,然后和同位交流。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做指点和讲解。如:“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融洽相处,同时默记地形……” ⑴ 带着问题反复读有关段落。 ⑵ 同位说一说丝绸之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开辟出来的? ⑶ 为什么在这种特定环境中张骞能开辟出丝绸之路? ⑷ 开辟丝绸之路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回答。 3、交流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点评: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重点品读,体会作用 1、默读第13自然段,思考: 丝绸之路发挥了怎样的巨大作用? 2、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自主学习,书写生字 1、自己学习生字,放手自主识字。 2、学生独立书写,独立检查。 3、同位互查生字书写。 (点评: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调动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热情。) 六、作业 把丝绸之路的故事讲给家里的人听。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