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上地球之巅的僧人
|
登上地球之巅的僧人 王君超 2002年5月17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而对于28岁的中国僧人释照培法师来说,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从北坡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征服地球之巅的宗教界人士。一位过去从未从事过登山运动的僧人,是怎样实现这一奇迹的?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这位“四大皆空”的出家人向世界顶峰冲刺的? “登顶过程,其实很简单”。坐在我面前的释照培法师,目光炯炯,出语惊人。说起登上珠峰的前前后后,他显得非常平静。“我登山的老师仁青平措从日本和瑞士的登山队那里获悉,5月17日天气晴朗,是一个难得的登顶日子。于是,这天凌晨3时,我携带1台摄像机和1架照相机,独自向顶峰冲刺。12时15分,我登上了峰顶。14时10分,我开始返回。5月18日11时50分,我安全回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5月20日返回大本营,整个过程用了不到2天时间。” 释照培法师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了顶峰的风光。“我在峰顶上停留了2个小时,一方面想站在世界屋脊上欣赏云卷云舒,另一方面也想多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后来上来一男一女两位外国登山队员,我展开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让他们为我留了一张与国旗的合影。之后,我取出一串佛珠,开始诵《心经》,为世界和平祈祷,我还把刻有自己名字的玉,挂在前人留下的一只冰镐上。” “在别人看来,专业的登山运动员尚且对珠峰视为畏途,您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记者问道。 释照培法师将他的成功登顶,归结为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藏族登山家仁青平措老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心理、身体素质。释照培法师3月9日从拉萨出发,3月11日到达5200米的大本营。此后一直到4月20日,仁青平措一直辅导他进行登山训练,直到他熟练地学会使用结绳索、安全带和铁锁等必备的设备以及冰雪运动等基本技术。 记者了解到,在风云变幻、环境恶劣的喜马拉雅山上,释照培法师也遇到几次生命危险,不过每一次都化险为夷:4月底,在去北坳建营、选址时,由于缺乏经验,他陷进了被冰雪覆盖的裂缝中,后来他靠高山鞋上的冰爪攀了上来。第二次历险是在绒布冰川。那天17时,突然天降大雪,等到他与仁青平措以及当地一位农民返回驻扎营地时,却找不到帐篷,他们3人只好连夜跋涉17个小时返回大本营。谈起第三次可怕的历险,释照培法师仍然感到有些后怕:那是在他独自从北坳返回前进营地途中。“还有一次危险,发生在登顶之后。我从珠峰返回时滑坠,身体悬空在峭壁上,如果掉下去,马上就没命了。后来我用绳索和冰镐才得以脱险。” “从珠峰下来后,我成了新闻人物。因为我过去从来没有从事过登山活动,这次用的装备最差,却一下子就上去了,简直是传奇,让这里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王天汉先生于2002年5月17日12时15分,在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时,到达海拔8848、13米,特此证明。” 得到眼前这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于2002年5月28日签发的登山《证明书》,似乎并不是俗名为王天汉的释照培法师的终极目的。 “我登珠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我了解到,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许多人对西藏有一种畏惧感,一提起西藏,往往与‘高原反应’、‘生命危险’等可怕的词联系在一起。我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攀登珠峰,就是想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做一个证明,让人们觉得西藏其实特别的美,可以放心地去旅游、投资,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 “另外,我想,通过此举也可以呼吁世界和平,加强民族团结、尽快实现国家的统一。”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07月29日第十二版)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登上地球之巅的僧人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品析《登上地球之巅》的写法 |
下一篇文章: 中国登山队第一次征服珠穆朗玛峰 |
|
|
|